1.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发布工业低碳技术报告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机构发布《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聚焦钢铁、建材等行业低碳转型路径,提出跨学科技术解决方案。该报告为国内首个系统性工业脱碳研究,获能源基金会支持。
来源: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2. 北京大学韦东奕正式晋升长聘副教授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韦神”韦东奕通过公示期,于8月1日正式成为该校最年轻的长聘副教授之一。此前其晋升评审材料曾引发学术圈广泛关注,校方确认流程合规但未公开通报。
来源:新浪新闻综合
3. 复旦大学未来技术项目落地福建
复旦大学在福州高新区举办未来技术领域专场路演,展示机器人传感器、钙钛矿薄膜制备等6项前沿科技成果,推动沪闽产学研合作。活动由福建省发改委指导,聚焦技术产业化。
来源:网易订阅
4. 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井冈山大学共建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与井冈山大学签约共建联合实验室,依托国家级科研设施,助力后者破解科研人才短缺难题。合作涉及生物医学成像等方向,被列为“实验室飞地”实践案例。
来源:中国新闻网
5. 浙江大学跨学科团队提出绿氢化工新技术
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团队在《自然·能源》发表论文,提出绿电直连绿氢化工的协同降碳技术,为氨和甲醇生产提供创新路径,获国际学界关注。
来源: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合作研究)
6. 南京大学历史系“六朝文化元宇宙”用户破百万
南京大学历史系开发的“六朝文化元宇宙”项目上线3个月吸引超百万用户,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六朝风貌,获故宫博物院关注,成为文科数字化转型标杆。
来源:今日头条
7.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成果应用于C929大飞机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发的“超精密数控机床”技术(精度达0.001毫米)成功应用于国产C929大飞机发动机叶片生产,打破欧美20年技术垄断。
来源:今日头条
8. 中山大学联合埃克森美孚设立碳中和奖学金
中山大学与埃克森美孚合作颁发“清华之友-埃克森美孚奖学金”,聚焦跨国界、跨学科碳中和研究,获奖者覆盖能源与环境领域优秀研究生。
来源: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合作方)
9. 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徐通模逝世
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徐通模因病于5月31日在西安逝世,享年86岁。其任职期间推动西交大与上海交大合并谈判,后因分歧未果。
来源:新华社
10. 同济大学暑期学校深化金砖国家青年交流
同济大学主办的上海暑期学校(金砖国家项目)结业,吸引34国学员参与,通过企业参访、文化体验等活动推动南南合作。该项目12年来培养超400名国际人才。
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