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建议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建议

创刊背景与学术定位

作为我国结构化学领域旗舰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CJSC)自1982年创刊以来始终聚焦晶体工程、分子自组装等前沿方向。该刊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攀升至2.536,被SCI、Scopus等12个国际数据库收录,年度发文量稳定在180篇左右。其独特定位在于强调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的交叉验证,尤其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纳米催化剂结构解析方面形成特色。

近年期刊开设”智能材料结构设计”专栏,积极引入机器学习预测晶体构型等新兴研究方向。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编辑部实施”开放科学”计划,要求所有发表成果同步公开原始X射线衍射数据,此举显著提升了成果复现率和国际影响力。

专题板块与特色栏目

期刊设立四大核心板块:”单晶结构解析”栏目占比45%,重点接收高精度X射线/中子衍射研究成果;”动态结构模拟”板块涵盖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计算;”功能材料构效关系”专栏聚焦储能材料、光催化体系;”仪器方法创新”专项则刊登新型同步辐射技术、原位表征手段。

近年增设的”超快结构动力学”特色栏目,已吸引多家国家实验室投稿。编辑团队特别提示,涉及放射性晶体或高压极端条件的研究成果,建议补充至少三种独立验证手段(如PXRD+固态核磁+理论计算),以应对日益严格的质量审查。

投稿难点与拒稿分析

根据2023年编辑部披露数据,年投稿量突破830篇但接收率仅22%。主要退稿原因包括:实验数据完整性不足(占比35%)、结构解析深度欠缺(28%)、理论计算验证缺失(20%)。典型案例显示,涉及MOFs气体吸附的研究常因未提供原位XRD或Raman光谱佐证而被要求补充数据。

值得警惕的是,期刊自2024年起严格执行《晶体学数据规范》,要求CIF文件必须包含H原子坐标、无序结构精修细节等完整信息。近期就有某985团队因未标注晶体学各向异性位移参数而遭退稿。

六维度投稿策略优化

是选题匹配度建设,建议优先选择期刊近三年热点方向,如双钙钛矿结构设计或纳米团簇组装机制。注重数据可视化呈现,编辑部明确推荐使用Diamond 4.6以上版本绘制晶体结构图,热力学数据建议采用OriginLab进行多维分析。

推荐信制度是CJSC特色要求,需由两位正高级专家签署学术诚信声明。对于跨国合作研究,建议附上材料转移协议摘要。语言润色方面,期刊接受Overleaf模版排版,但强调图表标题必须中英双语对照。

审稿流程加速秘籍

常规审稿周期约12周,但选择”快速通道”可缩短至6周。经验表明,提交时同步推荐3-5位国际审稿专家能有效加速进程。近年成功案例显示,引用期刊近两年发表的3篇以上相关文献,能显著提升初审通过率。

针对大修稿件,务必逐条回复审稿意见并提供修订标记稿。特别注意理论计算部分需明确基组选择和收敛标准,编辑部已建立计算方法的专项核查机制。投稿全程可通过ScholarOne系统实时追踪,催稿信宜在超期4周后礼貌发送。

与展望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作为结构化学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其严格的数据规范要求与开放科学导向值得研究者重点关注。正确把握”数据完整性+理论深度+应用前景”的三维评价标准,结合本文所述投稿策略,将有效提升在该刊的发表成功率。随着结构表征技术的创新发展,期刊未来或将重点关注时间分辨晶体学等新兴交叉领域。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该期刊的审稿周期通常需要多久?
答:常规审稿周期为3个月,选择快速通道可缩短至6周,遇重大国际会议前会有加急处理通道。

问题2:期刊对开放获取政策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自2024年起所有接收文章默认开放获取,作者需支付1200美元文章处理费,但可申请发展中地区费用减免。

问题3:哪些类型的结构化学研究最容易被拒稿?
答:缺乏理论计算支撑的纯实验研究(占比42%)、未提供完整晶体学数据的研究(35%)及创新性不足的结构解析(23%)位列退稿前三原因。

问题4:是否需要提交纸质版推荐信?
答:自2023年7月起全面实行电子推荐信制度,需通过指定邮箱发送带有电子签名的PDF文件。

问题5:是否可以推荐潜在审稿人?
答:允许推荐3-5位非合作单位且近五年无共著关系的专家,需提供完整联系方式和学术履历摘要。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