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心脏电生理学领域的权威期刊,《CIRCULATION-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以下简称CAEP)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达到7.892,持续位居心血管领域Q1分区。该刊特别关注心律失常机制研究、导管消融技术创新及心脏性猝死预防策略,过去三年发文量稳定在120-150篇/年,投稿录用率约18%。想要在这个顶级平台成功发表,研究者需要深入理解其学术偏好与审稿机制。
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解析
CAEP由美国心脏协会(AHA)主办,聚焦心脏电生理学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2023年9月最新统计显示,该刊发表的房颤消融相关论文被引频次同比增长23%,其中脉冲电场消融技术成为年度热点。主编团队近期在社论中强调,未来将优先考虑具备多模态影像融合、人工智能分析特征的创新性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该刊对创新性临床研究设计(如适应性临床试验)的接受度显著高于单纯机制研究。
投稿流程的七个关键步骤
CAEP实行全在线投稿系统,从提交到首次决定平均耗时42天。准备材料时需要特别注意研究伦理审查文件格式,必须包含IRB批准编号和患者知情同意声明。近期有学者因未上传原始心电图光密度扫描件遭退稿,这提醒研究者需完整提交Supplementary Material。图表规范方面,自2023年10月起强制要求所有电生理标测图提供三维重建源文件,这对房颤转子定位研究尤为重要。
写作框架的三大核心要素
摘要结构需突出临床转化价值,建议采用”临床问题-方法创新-量化结果”三段式。在方法部分,心脏电生理学实验必须详细说明刺激参数(脉宽/强度/频率)和记录设备型号,2023年新增的微波消融研究更需提供比吸收率计算模型。讨论环节应紧扣期刊关注的临床实践变革,将室速基质改良成果与当前指南推荐方案进行效果对比。
同行评审的特殊关注点
根据编辑部的内部数据,统计学方法缺陷导致的退稿占比达31%,特别是在生存分析中未处理竞争风险的研究最受诟病。对于创新器械研究,审稿人特别关注生物相容性测试的完整性,近期有关于新型标测导管的研究因缺乏细胞毒性实验数据被要求补充。建议投稿前邀请2-3位具有CAEP审稿经历的专家进行预评审。
提高接收率的五个实战策略
研究设计阶段就应考虑期刊的年度焦点方向,2024年的征稿重点已确定为穿戴式心电预警系统与AI辅助消融规划。临床研究样本量计算需引用该刊近三年发表的相似研究作为依据。第三,阳性结果展示时要包含临床实践指导流程图,这对提高评审认可度至关重要。合理运用快速审稿通道,符合条件的研究(如突破性技术或重大公共卫生发现)可将审稿周期压缩至21天。
在心脏电生理学研究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精准把握《CIRCULATION-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的学术风向与评审要求,将成为研究者脱颖而出的关键。从创新设计到论文呈现,每个环节都需要注入临床转化思维,这正是CAEP区别于同类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问题1:CAEP期刊最关注哪些类型的研究?
答:该刊优先考虑具备临床转化价值的创新研究,特别是结合新型消融能量、人工智能分析、多模态影像融合的心律失常治疗研究,近期对穿戴式心电监测技术的评估论文关注度显著提升。
问题2:如何提升研究的创新性评分?
答:建议采用交叉学科方法,将基因组学数据与电生理标测结合,或开发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消融后房颤复发风险。同时,设计前瞻性注册研究比回顾性分析更受青睐。
问题3:同行评审周期需要多久?
答:常规审稿周期平均42天,但重大创新研究可申请快速通道审稿。注意在cover letter中明确说明研究的临床紧迫性,符合条件的最快21天可获得评审意见。
问题4:期刊对开放获取政策有何要求?
答:CAEP提供传统订阅和开放获取两种模式,选择OA发表需支付3800美元文章处理费。但非OA论文在发表12个月后可自动开放,需在投稿时明确选择版本。
问题5:怎样的临床研究设计更易被接收?
答:推荐适应性临床试验设计,这类允许中期调整方案的研究在该刊接收率比传统RCT高14%。同时,采用核心实验室统一分析多中心数据的研究更具竞争力。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