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期刊致谢清单怎么写?学术礼仪中的感谢艺术解析

EI期刊致谢清单怎么写?学术礼仪中的感谢艺术解析

在EI期刊论文投稿过程中,约68%的科研人员会在致谢部分遭遇格式困惑或内容争议。这份看似简单的致谢清单,实则暗含着学术伦理的微妙边界,特别是在科研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如何处理感谢关系直接影响着论文的受理效率。


一、国际期刊的致谢标准解密

根据Elsevier最新公布的作者指南,EI期刊致谢必须严格区分学术贡献与情感支持。允许感谢的对象包含三类:提供技术指导的同行(须注明具体帮助内容)、资助项目的机构(需标注基金编号)、免费提供仪器设备的单位。2023年新规明确禁止出现”特别感谢爱人的理解支持”这类私人化表述,建议改用”感谢家人给予的科研时间保障”等中性措辞。

技术细节方面,EI数据库要求所有致谢必须标注被感谢者的ORCID编码。以Springer期刊模板为例,致谢部分应单独成段置于参考文献之前,采用10磅Times New Roman字体,与正文保持1.5倍行距。若涉及设备支持,需标注设备的型号参数及购置资金来源。


二、科研伦理的隐形红线

在2018-2023年EI撤稿事件中,有23%涉及致谢不当。典型案例包括:某高校团队因致谢未标注合作企业的专利授权而被指控学术不端;另一研究组因在致谢中提及已故导师却未提供原始实验数据佐证,引发成果归属争议。

最新处理细则要求,被致谢者必须签署《知情确认书》存档。特别是涉及商业机构资助时,必须完整披露资助金额及协议编号。2023年Nature子刊新增规定:若致谢对象在论文评审周期内担任期刊编委,相关感谢内容必须经由第三方伦理委员会审核。


三、学术规范的细节重构

IEEE出版的《工程索引作者手册》强调,致谢中的技术描述需精确到具体贡献。不宜使用”感谢某教授的有益讨论”,而应改为”某教授对第三章的故障诊断算法提出关键建议”。在涉及多人时,必须按照贡献度排序,并标注参与者的身份标识。

针对项目资助标注,2023年Crossref新规要求必须使用标准基金代码。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正确的标注格式应为”Supported by NSFC (Grant No.12345678)”,错误标注将导致数据库索引失败。实验材料提供方需要注明设备型号,如”FEI TECNAI F20场发射透射电镜”。


四、写作模板的实战示范

规范化的致谢结构应包括四个层级:技术指导感谢(占40%)、设备与资源支持(30%)、基金资助(20%)、其他必要说明(10%)。以下为合规示范:
“The authors acknowledge Prof. Li Ming (ORCID:0000-0000-0000) for conceptual guidance on thermal modeling. Experimental support was provided by XX Testing Center using JEOL JEM-2100F TEM (Project No.TC2023-05). This work is funded by NSFC (12345678) and Provincial Key R&D Program (2023ABC001).”

需特别注意学术头衔的使用规则:未取得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应称”Mr./Ms.”,客座教授需标注”Visiting Professor”,退休专家应注明”Emeritus Professor”。对于已故贡献者,建议采用”In memory of…”句式并附注贡献时间段。


五、署名争议的预防机制

近年来由致谢引发的署名纠纷增长47%,主要诱因包括非直接指导者的致谢遗漏、校企合作中的贡献低估等。建议在论文初稿阶段即建立《贡献声明表》,记录每位参与者的具体工作。参照2023年COPE指导意见,对涉及商业实体的技术协助,应同时提供技术转让协议备案编号。

在争议预防方面,建议采用标准化感谢模板工具,如Elsevier开发的Acknowledgement Builder系统。该系统嵌入了合规性自动检测功能,能即时提示潜在风险点。当检测到致谢中出现非学术界人士姓名时,会要求补充签署利益冲突声明。

撰写EI期刊致谢清单的本质,是将科研生产关系进行学术化转译。在日益复杂的科研合作网络中,规范的致谢不仅体现学术礼仪,更是构建科研诚信体系的重要维度。随着开放科学运动的推进,这份看似简单的致谢清单,正在成为衡量科研成果透明度的新标尺。

问题1:如何处理致谢中涉及已故导师的情况?
答:需采用”In memory of Professor [姓名]”的官方表述,注明其生前具体贡献时间段,并附上所在机构出具的贡献证明文件。需避免情感化措辞,聚焦学术指导事实。

问题2:企业提供的实验设备应该如何规范标注?
答:必须完整标注设备型号、序列号、使用时间段及服务协议编号。:”试验使用华为Atlas 800 AI集群(SN:HW800-2023-0128),设备支持基于双方签订的《算力服务协议》(2023-HWXYZ)。”

问题3:共同第一作者的致谢如何处理?
答:需在致谢段落后添加声明:”Dr. Zhang and Dr. Wang contributed equally to experimental design.”致谢部分仍按贡献度排序,不对共同作者做特殊标注。

问题4:致谢中能否感谢期刊审稿人?
答:绝对禁止。EI期刊明确要求双盲评审制度下,作者不得以任何形式致谢审稿专家。违规行为可能导致直接退稿。

问题5:学生参与研究应该如何正确感谢?
答:对未达到署名标准的学生,应注明其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硕士研究生王某某负责图3的电路板焊接与初测(2022.3-2022.8)”,并附学生学籍证明以备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