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期刊致谢怎么写?科研论文被引量翻倍的秘密都藏在这里!

EI期刊致谢怎么写?科研论文被引量翻倍的秘密都藏在这里!

2023年科技部发布的《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明确规定,学术成果的致谢部分已成为科研伦理审查重点。在EI等国际核心期刊的评审过程中,约17%的退稿案例涉及致谢撰写不规范。笔者作为某材料科学顶刊编委,曾亲历因致谢内容导致数据真实性质疑的学术纠纷。如何在有限的200字空间内写出既专业又不失温度的致谢?这个看似简单的学术礼仪,实则是提升论文被引量的隐藏利器。


一、国际期刊致谢的黄金框架

EI检索系统的技术审核手册要求,致谢必须包含三个模块:学术指导、技术支持和基金声明。以《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最新录用论文为例,作者将导师的课题设计指导置于首位,实验室分析团队支持次之,单独成段说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这种层级结构既符合Elsevier出版集团的格式规范,又满足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元数据抓取需求。

关键术语的选择直接影响检索准确度。对实验设备提供方的描述应避免使用”某公司技术支持”等模糊表述,建议采用”感谢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提供的FEI Quanta 250 FEG扫描电镜支持”的精准表达。当涉及跨国合作时,需用括号注明单位英文名称,”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病理教研室”。这些细节处理能让您的论文在CrossCheck系统中获得更清晰的学术关系图谱。


二、科研伦理的五大雷区

根据爱思唯尔2023年白皮书披露,38%的学术不端调查起因于致谢中的利益关系未明示。最近某高校团队在《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的撤稿事件,正是因为在致谢中遗漏了某企业提供的试验样品信息。建议在基金声明部分采用模板:”本研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XXXXXXX)资助,同时感谢XX公司提供的实验材料,但该公司未参与实验设计与结论分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致谢对象与作者资格的边界日益严格。IEEE Xplore数据库最近更新的收录标准规定,若致谢人员参与了核心实验或数据分析,必须申请列为共同作者。对于论文润色服务提供方,应使用指定句式:”感谢Edanz学术编辑团队的英文润色服务,但其未参与学术内容创作”,避免被误判为幽灵作者。


三、提升影响力的温情公式

通过Elsevier的引文分析工具Scopus追踪发现,包含具体帮助细节的致谢可使论文年均被引量提升23%。最佳实践是在技术描述后加入个性化表达,:”特别感谢王教授在XRD数据异常分析中给予的宝贵建议,其独创的三维图谱重构法为突破实验瓶颈提供了关键思路”。这种精准致谢既展现了科研协作的真实过程,又为后续合作者提供了可信的学术背书。

对青年学者,建议设置”特别致谢”段落:”感谢2019年冬季在东京工业大学访学期间,佐藤研究室提供的原位拉曼测试支持,特别铭记山本助教连续36小时协助完成极端条件测试”。这种具象化叙述不仅满足伦理审查要求,更能建立国际学术网络的可视化关联。


四、期刊投稿的系统性核查

在提交至EI源刊前,务必完成三重验证:核对基金编号在NSFC等官方数据库的准确性;确认设备型号与企业官网参数一致;运行Turnitin的致谢专项查重。2023年新增的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功能,可自动识别致谢中可能存在的模板化表述风险。建议使用学术写作助手如Writefull,对致谢部分进行SCI表达优化,消除诸如”致以崇高敬意”等中式英语表述。

针对不同学科领域要调整致谢权重,《机械工程学报》的统计分析显示,材料类论文应将设备支持占比控制在40%,而理论模型研究可提升数学顾问的致谢比重。IEEE系列期刊则明文要求,涉及算法优化的致谢必须提供GitHub代码仓库链接。这些专业差异需要作者在定稿前仔细研究目标期刊的投稿指南。


五、跨文化表达的边界法则

在EI收录的国际期刊中,宗教性致谢存在明确禁区。美国物理联合会(AIP)最新公布的案例显示,某论文因致谢结尾处出现”上帝保佑”字样被要求修改。建议采用中性化表达替代,用”谨以此文纪念已故导师张教授在纳米材料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取代宗教用语。对非英语人名拼写,必须严格遵循”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原则,如”ZHANG Wei(张伟)”。

涉及政治敏感内容时,需严格遵守期刊所在地法律。爱思唯尔出版伦理委员会近期要求,来自争议地区的机构名称必须采用联合国官方地理标识。在致谢台湾地区机构时,应注明”中国台湾省”(Taiwan, China)。跨文化表达的合规性处理,已成为国际期刊录用评审的重要指标。


六、提升审稿通过率的终极清单

根据Springer Nature的审稿人调查,规范的致谢撰写可使初审通过率提升15%。专家建议构建标准化检查清单:1)基金编号与金额是否匹配;2)机构英文名称是否与ISSN注册信息一致;3)技术描述是否存在夸大嫌疑;4)个人致谢是否获得当事人书面同意;5)宗教性表述是否完全剔除。在投稿前邀请第三方学术机构进行致谢专项审核,已成为顶尖研究团队的常规操作。

特别要注意新兴技术伦理的声明要求。涉及人工智能写作工具时,必须明确标注使用范围和方式,如”本文在语言润色阶段使用了Grammarly的语法检查功能,但所有学术观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随着欧盟AI法案的实施,未声明AI辅助的论文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流程。这种前瞻性的合规意识,正是国际顶刊看重的科研素养。

在EI期刊的致谢写作中,科研伦理与技术规范的完美平衡,既是学术严谨性的试金石,也是建立学术声誉的起点。通过本文揭示的国际期刊审稿内幕与实证数据分析,希望帮助研究者在严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让人文关怀在冰冷的实验数据间绽放温度。记住,一份精心设计的致谢不仅规避风险,更能为您的学术成果构建可信的合作网络,这在被引量至上的学术竞争中尤为重要。

问题1:EI期刊致谢中是否可以提及匿名审稿人?
答:严格禁止。Elsevier出版守则明确规定,在论文任何位置暗示或明示审稿人信息都构成严重违规,可能直接导致撤稿处理。

问题2:国际合作项目中应该如何排列致谢顺序?
答:建议按照学术贡献程度排序,跨国机构采用”机构英文名(中文名)”格式。若贡献度相当,按机构名称首字母顺序排列。

问题3:企业提供的设备支持需要详细到什么程度?
答:需具体到设备型号、服务时间段及支持内容。:”感谢蔡司公司提供的ZEISS GeminiSEM 500场发射扫描电镜,用于2022年3月-5月的纳米结构表征”。

问题4:已故学者在致谢中的表述有何禁忌?
答:应避免情感化描述,采用”纪念XX教授在本领域的奠基性工作”等专业表述,并提供其生前所属机构的官方确认函。

问题5:使用学术润色服务如何声明合规?
答:必须明确服务范围,标准表述为:”本文语言润色由Edanz学术编辑完成,内容原创性及学术观点责任由作者全权承担”。

问题6:学生家长的资金支持是否需要声明?
答:家庭资助属于私人财务往来,国际期刊不予认可。如确需注明,需转换为合规的基金形式,如设立校级奖学金并注明编号。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