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药学研发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DRUGS IN R&D》的影响因子始终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根据2023年6月公布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最新数据,该期刊2022年度影响因子为2.4,较2021年的2.0实现20%的稳健增长。这个数字折射出其在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等细分领域持续增长的学术影响力。
解密影响因子的计算逻辑
影响因子的本质是两年内论文平均被引次数。以《DRUGS IN R&D》为例,其2022年影响因子的计算基准来源于2020-2021年发表的298篇论文在2022年获得的716次引用。相较于同属药学领域的《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影响因子7.3),虽然绝对值存在差距,但该刊凭借对药物研发早期阶段研究的专注,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定位。
分区表现与学术定位
在中科院最新分区中,该刊位列医学大类3区,Pharmacology & Pharmacy小类3区。这种分区定位与其侧重创新药物研发的办刊方向密切相关。编辑团队特别关注ADC药物开发、PROTAC技术应用等前沿领域,最新刊发的关于双特异性抗体工艺优化的研究论文,已被引用达23次。
审稿周期与接收率解析
根据ScholarOne系统统计数据显示,该刊平均审稿周期约8.6周,接收率维持在38%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基因治疗载体制备、AI驱动药物设计的稿件处理效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近期针对新冠口服药代谢机制的研究论文,从投稿到录用仅历时49天。
开放获取模式的战略选择
自2021年转为完全开放获取(OA)模式后,APC费用为$3200/篇。这种转型显著提升了论文传播效率,2022年下载量同比增长127%。值得关注的是,期刊对低收入国家作者实施费用减免政策,已帮助46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者免费发表成果。
学术影响力的多维提升
除传统影响因子外,该刊在Altmetric关注度评分上达到历史新高。2023年4月发表的关于KRAS抑制剂临床转化的综述文章,在政策文档、媒体报告中引发广泛讨论。期刊官网访问数据显示,来自生物医药企业的专业读者占比已升至41%,凸显产学研结合特色。
问题1:《DRUGS IN R&D》最新的影响因子是多少?
答:根据2023年JCR报告,该刊2022年度影响因子为2.4,较上年增长20%,在243本药学期刊中排名第131位。
问题2:这本期刊的审稿周期需要多久?
答:平均审稿周期约8.6周,其中药物代谢动力学方向的稿件处理效率最快可达5周,临床研究类稿件需要10-12周。
问题3:转为OA模式后有哪些变化?
答:开放获取使论文下载量增长127%,APC费用为$3200,但对低收入国家作者提供全额减免,已支持46篇免费发表。
问题4:期刊的学术定位有何特色?
答:专注创新药物研发早期阶段,尤其在ADC药物、PROTAC技术领域具有特色,约31%论文涉及临床前研究创新方法。
问题5:哪些类型的稿件更容易被接收?
答:编辑团队优先考虑包含临床转化数据的研发报告,以及运用AI技术的药物发现研究,此类稿件接收率可达45%。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