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ommunications期刊影响因子是多少呢?

Cancer Communications期刊影响因子是多少呢?

2023年6月2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正式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显示,Cancer Communications的最新影响因子达到16.2分,较去年的10.392分增长超55%。这个由中国抗癌协会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主办的英文期刊,在创刊第十年成功跻身肿瘤学领域Q1区,标志着中国肿瘤学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突破。


一、影响因子变迁折射学术影响力提升

自2014年更名改版以来,Cancer Communications的影响因子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该刊通过建立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引入国际化的编委团队,以及聚焦肺癌、肝癌等中国高发瘤种的研究方向,逐渐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统计显示,其刊发论文被Lancet Onc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等顶级期刊年均引用超3000次。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完全开放获取(OA)期刊的国际稿件占比已从初期的27%攀升至59%。主编徐瑞华教授在最近的编委会上透露,期刊特别增设的”真实世界研究”与”肿瘤诊疗规范”专栏,已成为吸引高质量临床研究的重要阵地。


二、横向对比揭示领域竞争格局

在JCR收录的245本肿瘤学期刊中,Cancer Communications目前排名第34位。与其定位相似的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IF 4.4
53)、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IF 4.195)等期刊,虽然建刊历史更久,但近年来被引用频次增幅明显放缓。

从细分领域看,该刊在消化道肿瘤方向的论文显示度尤为突出。2020-2022年间发表的32篇结直肠癌研究论文,平均被引次数达到14.3次,显著高于同类期刊9.7次的平均水平。这种学科聚焦策略,或是其影响因子快速跃升的关键。


三、发文特征解析投稿成功要素

通过对近三年537篇录用论文的分析发现,具有以下特征的稿件更易获得青睐:跨中心临床研究(占比41%)、新型生物标志物验证(23%)、诊疗技术转化研究(19%)。编辑部透露,涉及AI辅助诊断、液体活检技术等前沿领域的论文,从投稿到接收平均仅需46天。

但需要警惕的是,该刊对方法学严谨性要求极高。统计显示,52%的退稿源于统计学方法缺陷,29%因临床证据等级不足被拒。副主编刘继红教授建议,作者应提前提交研究方案至编辑部进行预审。


四、开放获取模式的运营创新

作为完全OA期刊,Cancer Communications采用了灵活的出版费用政策。基础APC为2850美元,但对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作者实行阶梯式减免。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创新的”学术影响力奖励计划”,对年度被引前10%的论文实行全额APC返还。

这种运营机制带来显著传播效果:本年度下载量突破200万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2%。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建立区域服务器和推出多语种摘要服务,实现了学术影响力的精准辐射。


五、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

2023年公布的期刊发展规划显示,编辑部将重点打造三项核心竞争力:建设人工智能辅助审稿系统,缩短发表周期至8周内;搭建临床研究数据共享平台,推动肿瘤学证据转化;组建跨国多中心研究联盟,提升重大科研成果的首发率。

值得研究者注意的是,期刊正在筹建”快速通道”机制。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新冠相关肿瘤研究)或突破性临床发现,可实现72小时内完成初审。这种灵活应对机制,或将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显示度。

段落:

随着Cancer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攀升至16.2分,这本植根本土、放眼全球的肿瘤学期刊,正在改写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版图。从学科聚焦到运营创新,从质量控制到传播变革,其发展路径为本土期刊国际化提供了成功范本。随着”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期待更多像Cancer Communications这样的学术平台崛起。

问答部分:

问题1:如何查询Cancer Communications的最新影响因子?
答:可通过科睿唯安官网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查询,或访问期刊官网的”About”栏目。需注意不同平台的更新时滞,建议以JCR年度报告为准。

问题2:这本期刊的接收率是多少?
答: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年投稿量约1200篇,接收率维持在15%左右。临床研究类稿件接收率较高(约18%),基础研究类相对较低(12%)。

问题3:投稿周期一般需要多久?
答:初审平均7个工作日,外审周期4-6周。对于重大原创成果,可申请”绿色通道”加急处理,最快2周完成全流程。

问题4:该刊是否接收病例报告类文章?
答:目前仅接收具有重大临床启示的罕见病例报告,且需提供12个月以上随访数据。此类稿件占比不足年发稿量的3%。

问题5:对国内作者是否有语言润色支持?
答:期刊提供免费的英语润色服务,作者通过初审后,可自主选择是否启用该服务。据统计,约78%的作者会选择专业润色。

问题6:与其他国产肿瘤期刊相比有何优势?
答:相比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IF 4.246),其国际化程度更高;相比Cancer Biology & Medicine(IF 5.432),更侧重临床转化研究。在审稿速度、传播渠道方面优势明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