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SCI、EI的非法期刊?这份防骗指南你必须收好

如何辨别SCI、EI的非法期刊?这份防骗指南你必须收好

当你在CNKI查到的《国际医学前沿》被要求支付3万元版面费时,当某”EI检索期刊”承诺3天录用却要求汇款到个人账户时,作为科研新人该如何避免掉入非法期刊陷阱?近年来随着SCI、EI检索系统成为职称评审的”硬通货”,不法分子伪造期刊官网、仿冒编委会的诈骗案例激增75%。本文将从数据库验证、官网核查、审稿流程等维度,教你识别披着SCI/EI外衣的学术陷阱。


一、数据库认证:直连权威平台的二次验证

辨别期刊真伪的第一要务是登录Web of Science(科睿唯安)或Engineering Village(爱思唯尔)官方数据库。以某声称被EI收录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为例,在El Compendex平台输入ISSN号0827-663X,系统提示”该期刊未收录”,即可确认其为非法期刊。值得注意的是,Clarivate Analytics每月更新SCI/SSCI收录目录,某些非法期刊会篡改官网显示的收录状态,必须通过原始数据库进行核查。

近期某高校教师遭遇的”克隆期刊”案例值得警惕。诈骗分子复制《Materials Science》的官网页面,仅将ISSN末位数字由3改为8,在Google Scholar可查询到部分论文,但在SCI数据库查无此刊。这种现象暴露出非法期刊的新动向——通过镜像正规期刊构建”查证闭环”。


二、官网鉴真:识别五类高危信号

根据Elsevier发布的《掠夺性期刊识别指南》,官网存在以下特征需高度警惕:使用公共邮箱(如@163.com)作为官方联络方式;编委会成员照片与领英信息不符;承诺2周内完成同行评审;中文页面占比超过80%。今年4月被曝光的《国际能源研究》,其编委会显示的8位欧美专家实际任职机构均查无此人。

更隐蔽的是”跨国套刊”骗局。某声称被EI/Scopus双检索的《纳米科技通讯》,官网显示由英国某机构出版,但DNS解析服务器位于东南亚,ICP备案信息对应国内某文化公司。这种利用跨境监管漏洞的操作,可通过Whois域名查询工具戳穿。


三、审稿流程:警惕异常时间节点

正规SCI期刊的平均审稿周期为2-6个月,而非法期刊往往承诺”48小时初审通过”。某高校博士曾收到《计算生物学期刊》的录用通知,从投稿到接收仅7天,后经核实该刊盗用正规期刊的ISSN号实施诈骗。更需留意的是”超快速拒稿-重投陷阱”:故意快速拒稿引诱作者支付加急处理费。

某研究所的监测数据显示,非法期刊的审稿意见存在三大共性:未具体指出实验缺陷、推荐语模板化、强制要求引用特定文章。当遇到要求必须使用Track Submission付费系统的期刊,建议到Scimago Journal Rank查看其真实影响因子。


四、收费疑点:破解版面费迷局

APC(文章处理费)本是开放获取期刊的常规收费,但非法期刊常在此处设套。合规期刊的收费公示会明确标注在CrossRef或DOAJ平台,而《国际机械工程杂志》等非法期刊提供的缴费账户居然是个人支付宝。更需警惕的是分段收费:以”语言润色费””数据核查费”等名目多次索款。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2023年的监测发现,非法期刊平均每篇论文收费是正规期刊的2.3倍。当遇到要求预付50%定金、接收通知前付款等情况,应立即终止交易。近期还出现针对专著出版的诈骗,声称”包入EI检索”收取5-8万元费用,实则通过伪造检索报告行骗。


五、编委会核查:揭开学者身份迷雾

通过ResearchGate核查编委学术背景是重要手段。某《先进材料研究》杂志列出的20位编委中,13人在学术社交网络无任何论文记录。更恶劣的是身份盗用:某非法期刊盗用清华大学某教授信息,后经邮件确认其从未参与该刊工作。

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是”影子编委”:利用同名同姓但机构不同的学者制造虚假编委名单。美国某州立大学的John Smith教授与加拿大某学院的John Smith副教授同时出现在某非法期刊编委会,实为完全不同的两个学者。

防骗构建三重防护网

防范非法SCI/EI期刊需建立”数据库验证-官网审计-流程监控”的三维防护:通过Web of Science Master Journal List确认收录状态;使用BuiltWith工具检测官网服务器所在地;保留所有审稿沟通记录作为维权证据。科研人员应定期参加图书馆举办的期刊鉴别培训,关注科睿唯安发布的《掠夺性期刊名单》更新,共同维护学术出版的净土。

问题1:如何确认期刊是否真实被SCI/EI收录?
答:必须通过科睿唯安官方Master Journal List或Engineering Village数据库查询,警惕仿冒查询网站。建议使用机构IP地址访问确保数据实时性。

问题2:期刊官网哪些特征暗示可能是非法运营?
答:五大高危信号包括:使用免费域名(如.wordpress)、编委会成员信息与学术网络不符、未明确公示APC收费标准、网站存在大量中文内容、缺乏DOI注册信息。

问题3:遇到审稿周期异常短的期刊怎么办?
答:正规SCI期刊平均审稿周期2个月以上,EI期刊通常1-3个月。若收到48小时内的录用通知,应立即核查期刊合法性,切勿支付任何费用。

问题4:非法期刊常见的收费陷阱有哪些?
答:主要陷阱包括:预收审稿定金、分段收取”加急费”、要求汇款至个人账户、以”检索担保费”名义二次收费等,合规期刊均通过官方对公账户收费。

问题5:如何识别虚假编委会信息?
答:可通过ORCID、ResearchGate等平台验证学者身份,注意区分同名不同机构的情况。警惕编委会名单中出现大量退休教授或已故学者。

问题6:发现疑似非法期刊该如何举报?
答:可向科睿唯安的Integrity邮箱举报,附上期刊官网截图、录用通知书等证据。国内学者还可通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学术预警平台进行申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