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院在白云鄂博矿床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其化学成分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为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提供关键材料支撑。该发现已获国际矿物学协会全票批准命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 复旦大学AI平台助力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突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依托CFFF智算平台,实现阿尔茨海默病提前15年预测(精度98.7%),并发现帕金森病新治疗靶点。该平台AI算力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有效算力达行业领先的92%。
来源:新浪新闻
3. 中山大学建成纳米级”量子纠缠光子工厂”
中山大学团队通过半导体纳米结构设计,将量子纠缠光子生成效率从0.1%提升至50%,保真度达99.4%。该技术可按需生产纠缠光子对,为量子通信与计算提供核心器件。
来源:腾讯新闻
4.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FAST发现星际湍流丝状结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国际团队,利用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首次观测到银河系超高速气体云中由湍流主导的复杂丝状网络,为揭示星际介质演化机制提供新视角。
来源:央视新闻
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现深层凝析气田国产化装备突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塔里木油田合作研发国产化40兆帕高压注气压缩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首座深层在役凝析气田开发提供关键装备支持。
来源:科技新闻网
6. 山东大学发布月球镁环矿物学首份检测报告
山东大学基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完成世界首份月球南极-艾肯盆地镁环矿物学分析,揭示月球背面特殊地质构造,为月球演化研究提供新数据。
来源:科技新闻网
7. 清华大学何金良获全球能源奖”传统能源”奖项
清华大学何金良教授因在超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贡献,成为首位获全球能源奖该类别奖项的中国学者,其成果显著提升电网安全性与效率。
来源:腾讯新闻
8. 重庆邮电大学发布鼻咽喉医疗AI大模型
重庆邮电大学研发国内首款鼻咽喉专科AI诊断系统,实现90%诊断准确率与电子病历自动生成,填补该领域技术空白。
来源:重庆日报
9.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实现单原子层金属材料制备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团队首次制备出厚度仅头发丝20万分之一的二维超薄金属材料,开创二维金属研究新领域。
来源:新浪科技
10. 浙江大学成功克隆世界首例高原牦牛
浙江大学联合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健康克隆牦牛,攻克高原缺氧环境下的生物技术难题,为濒危物种保护提供新方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