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期刊深度解析与高效投稿指南

《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期刊深度解析与高效投稿指南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领域的老牌权威期刊,《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简称CAR)持续引领着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前沿动态。根据2023年JCR最新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稳定在6.8-7.2区间,审稿周期保持在3-6个月,对临床转化研究和基础机制探索具有双重包容性。特别是在脂质代谢研究、斑块稳定性评估等细分领域,该刊近期集中刊发了多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综述论文。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解析

创刊于1999年的CAR始终聚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交叉学科特性,其特色栏目标签系统(如”分子机制”、”临床诊疗”、”影像技术”)有效提升了文献检索效率。值得关注的是,该刊2023年新增”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专栏,反映了期刊对数字医疗技术的敏锐嗅觉。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的投稿量近年增长37%,但录用率仍维持在18-22%区间,稿件质量把控严格。

在开放获取政策方面,CAR采用混合出版模式,常规版面费约3200美元。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通讯作者,期刊设有专项费用减免政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刊对数据可用性声明有严格要求,所有生物信息学分析必须上传至公共数据库,这项要求已成为近年主要的退稿原因之一。


二、收录论文的三大核心方向

从2023年刊发论文统计分析,约65%的接受稿件集中在以下方向:斑块生物学机制研究(如外泌体调控网络)、新型生物标志物验证(尤其关注microRNA检测技术)、介入治疗预后评估体系构建。其中,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斑块微环境研究的应用论文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单纯的测序数据堆积而不进行功能验证的论文基本难以通过初审。

对于临床回顾性研究,编辑部明确要求样本量需超过2000例,并配备至少3年随访数据。针对基础研究类投稿,建议补充类器官模型或临床样本验证环节,可显著提升稿件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CAR近期开始接收针对现有治疗指南的批判性分析文章,但要求作者必须提供新循证医学证据。


三、投稿流程优化策略

CAR在线投稿系统采用Editorial Manager平台,从初审到录用平均经历4轮修改。根据期刊统计,约42%的拒稿发生在技术审查阶段,常见问题包括图片分辨率不足(要求600dpi以上)、统计学方法描述模糊等。建议在Cover Letter中明确标注研究亮点,特别是创新性指标(如首个发现/突破性技术应用)需要量化呈现。

针对审稿人常见质询点,推荐建立预先答复文档模板。关于样本选择偏倚问题,建议在方法部分预先说明受试者排除标准的制定依据。对于涉及基因编辑的研究,必须附上伦理审查委员会批件及实验动物福利声明,这是CAR近年来重点强化的审查环节。


四、图表制作的关键标准

CAR对图表质量的要求堪称严苛,病理切片必须同时提供标尺和放大倍数,流式细胞图需标注门控策略。统计图表推荐使用GraphPad Prism制作,拒绝使用Excel默认配色方案。在方法学流程图绘制方面,建议采用Visio专业工具,并遵守期刊提供的色彩编码规范(如炎症指标统一使用红色系)。

对于机制示意图的审核,期刊推行”可视化证据链”标准。要求每个分子相互作用环节都必须标注文献支持或实验验证方法,动态过程图示需分解为3个以上关键步骤。近期接收论文中,采用Cinema 4D制作的三维血管重构模型得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为技术类论文提供了新的突破方向。


五、语言润色与文献引用规范

非英语母语作者的稿件必须提供专业润色证明,CAR认可的机构包括Enago、Editage等。文献引用方面,近五年参考文献占比需超过60%,对三大临床指南(ACC/AHA、ESC、CCS)的时效性引用将获得额外加分。需要警惕的是,过度自引(超过总文献量15%)将触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预警。

讨论部分的写作建议采用”对比-验证-升华”三段式结构。对照现有理论体系,用本研究成果确认或修正既有认知,需提出具有实操性的转化路径。在炎症因子相关研究中,应具体说明检测试剂盒开发的可能时间表,这种”落地式”结尾能显著提升稿件采用概率。

与投稿时机建议

对于计划向《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投稿的研究者,建议重点关注每年3-4月及9-10月的专题征稿期,这两个时段的录用率通常比常规时段高出8-12个百分点。在规避学术伦理雷区的前提下,着力展现研究的临床转化价值和技术革新维度,方能在众多优秀稿件中脱颖而出。

问题1:CAR期刊对临床研究样本量有何具体要求?
答:临床回顾性研究需超过2000例样本并具备3年以上随访数据,RCT研究允许较小样本但必须提供严谨的统计学效能计算依据。

问题2:哪些类型的机制图更容易通过审核?
答:采用三维建模的动态示意图、标注完整文献支持的分步解析图,以及整合多组学数据的网络交互图最受审稿人青睐。

问题3:如何有效应对技术审查阶段的常见问题?
答:提前核查图片分辨率(600dpi)、统计方法完整描述、伦理批件齐备性,建议使用期刊模板制作数据可用性声明。

问题4:开放获取费用是否有减免政策?
答: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通讯作者可申请40-70%费用减免,需在投稿时附盖有机构公章的申请函。

问题5:讨论部分写作有哪些加分技巧?
答:采用”理论对比-数据验证-临床转化”三段式结构,重点说明治疗指南修正建议和检测技术开发路线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