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国际教育化学顶级期刊《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发表研究成果?

在科学教育研究领域,《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简称CERP)作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旗下权威期刊,始终处于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2023年最新统计显示,该刊影响因子持续保持在3.2左右,每年受理稿件中仅有28%能够通过严格的双盲评审。对于从事化学课程开发、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者而言,理解其独特的学术定位与审稿标准尤为重要。


一、CERP期刊的学术定位解析

作为专注学科教育研究的专门期刊,CERP特别强调将化学专业知识与教育学理论相融合。2023年编委会明确表示,优先考虑包含量化教学效果评估的实证研究,使用预测试-后测试模型评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教学成效。近期该刊发表的典型案例中,约65%采用了混合研究方法,既有学习者认知发展的纵向数据,又包含教学场景的质性分析。

在化学教师专业发展领域,该刊正重点关注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诊断系统研发。编委会近期公布的《2024年优先研究主题》显示,计算思维培养、绿色化学教育实践、跨学科STEM教学设计等方向的研究正获得更多发表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都必须严格遵循教育实验设计的伦理规范,并提供详细的教学环境描述。


二、稿件准备的核心注意事项

研究设计的科学性是CERP的准入底线。以2023年第三期刊登的德国研究团队论文为例,他们在论证微流控技术教学模块有效性时,不仅建立了包含167名中学生的对照组,还运用眼动追踪技术获取了认知加工的客观数据。这种多层次验证方法正是该刊推崇的研究范式。

方法论描述需要详细到可复现程度。编审专家特别强调对测量工具的效度验证,如使用Rasch模型对概念理解测试卷进行质量评估。建议作者在数据处理部分提供完整的原始数据分布直方图,并对异常值处理方案做出合理解释。对于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必须公开特征工程的具体流程和超参数设置。


三、实证研究的规范写作要点

文献综述需体现对学科教育研究范式的深度理解。最佳实践是采用VOSviewer软件绘制近五年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精准定位研究缺口。某篇被高频引用的论文,就是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虚拟现实(VR)在立体化学教学中的研究存在数据采集标准缺失,进而设计出标准化的空间认知评估体系。

在研究结果呈现方面,应该构建理论模型与实践证据的双向对话。建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教学策略与学习成效的作用路径,并通过教师访谈数据解释量化研究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教学干预实验必须提供伦理审查批件编号,匿名化处理需细化到删除视频记录中的校徽标识。


四、同行评审的典型改进建议

统计方法的选择合理性是最常见的退稿原因。编委会统计显示,约32%的稿件因错误使用t检验处理重复测量数据而被要求重审。建议研究团队在投稿前邀请计量教育学专家对数据分析方案进行校验,必要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处理班级嵌套数据。

理论贡献的清晰阐释是获得录用的关键。审稿人特别关注研究结论对安德森认知目标分类框架或PCK(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的发展。某篇关于化学键合概念教学的研究之所以获得优先出版,正是因为它建立了概念转变与元认知监控的关联模型。


五、投稿全流程优化策略

预审阶段的主题契合度自查至关重要。建议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分析近三年收录论文的标题关键词,确保研究问题符合期刊兴趣。当前关于计算化学课程设计的研究,若能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清洁能源议题结合,将显著提升稿件竞争力。

修改阶段的应对策略需要系统规划。编审统计显示,超过70%的返修意见涉及实验细节补充。建议建立规范的实验过程记录模板,包括但不限于教学实施的具体时间段、师生互动话轮数统计、实验器材的精确型号等。对质性数据的三角验证,可采用成员核对法保存原始记录。

与前瞻:

在《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发表研究成果,本质上是将化学学科规律与学习科学理论进行创造性融合的过程。随着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未来的投稿研究中融入fNIRS脑成像技术等新型评估手段,可能成为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的重要方向。研究者更需要关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的伦理影响评估,这是该刊编委会在2024年重点提出的新兴领域。

问题1:CERP期刊对文献综述部分有何特殊要求?
答:要求使用文献计量工具呈现研究演进脉络,重点分析近五年核心文献的方法论突破,并明确指出现有研究的理论缺口。

问题2:教学实验设计的伦理审查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需提供知情同意书样本、数据匿名化处理方案、潜在风险评估报告,以及院校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编号。

问题3:量化研究中常见的统计方法错误有哪些?
答:包括误用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配对数据、忽略数据正态性检验、未校正多重比较带来的家族型错误等。

问题4:质性数据如何处理能符合期刊要求?
答:需进行编码者信度检验、成员核对、持续比较分析,并提供原始访谈记录的匿名化节选样本作为补充材料。

问题5:返修阶段应如何高效回应审稿意见?
答:建议制作修订对照表,逐条说明修改位置(具体到行号),对未采纳的意见需引用文献进行合理论证。

问题6:如何提升研究的理论贡献度?
答:可建立”教学策略-认知过程-学习成效”的结构方程模型,或在讨论部分与PCK理论框架进行创新性对话。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