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核心期刊阵营中,《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学术地位。作为我国病理学领域创刊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该刊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已攀升至1.876,在29种病理学类期刊中位列前五。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该刊近期推出的智能审稿系统与三维病理图像展示平台,正推动着传统学术出版的革新。
一、学术灯塔:三十八年积淀之路
创刊于1985年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见证了中国病理学科研实力的崛起历程。在新冠疫情期间,该刊率先构建起病理样本数字化共享平台,收录超过5000例新冠肺炎尸检病理数据,为全球抗疫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源。2023年最新调整的编委会中,新增分子病理学与人工智能诊断领域专家占比达40%,彰显其对学科前沿的敏锐把握。
近年来杂志在肿瘤微环境、液体活检等方向持续发力,2023年第三季度发表的《循环肿瘤细胞PD-L1表达与免疫治疗应答相关性研究》一文,已被Nature子刊等国际顶刊引用12次。这种将临床病理与实验研究深度融合的办刊特色,使其成为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重要纽带。
二、科研风向标:热点领域全覆盖
2023年度最受关注的”AI病理诊断”专题,集合了全国23家三甲医院的联合研究成果。其中深度学习算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率已达98.7%,相关技术标准已被纳入最新版《数字病理诊断专家共识》。值得关注的是,该刊今年增设的”交叉学科创新”栏目,已收录多篇涉及空间转录组学、单细胞测序等前沿技术的突破性论文。
在分子病理学领域,杂志近期组织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专刊引发学界热议。南京大学团队关于外泌体lncRNA作为肺癌早筛标志物的研究,不仅入选当期封面文章,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后续资助。这种学术前瞻性布局,使其持续保持着在病理诊断技术革新中的引领地位。
三、作者生态:青年学者的成长平台
据统计,该刊2022-2023年度刊发论文中,35岁以下第一作者占比达63%,打破传统核心期刊的”职称壁垒”。编辑部主任王教授在近期学术会议上透露,编辑部正在试行”双盲审稿+开放评审”新机制,在保障学术质量的同时,给予青年学者更多展示机会。2023年推出的”科研启航计划”,已为12篇优秀硕士论文提供快速发表通道。
在学术评价体系改革背景下,该刊的创新举措值得关注。其构建的”多维评价矩阵”除传统引用指标外,新增临床转化率、技术专利产出等评估维度。这种导向使得今年发表的关于数字病理云平台构建的论文,在发表三个月内就促成三家医院诊断系统的实际落地。
四、出版革命:开放科学新实践
自2023年1月起,该刊全面转向开放获取(OA)模式,成为中国病理学领域首个转换出版的CSSCI期刊。值得关注的是其创新的”阶段式开放”策略:基础研究论文即时开放,临床研究数据在伦理审核后限时开放。这种灵活机制既保护患者隐私,又促进学术资源共享。
在媒体融合方面,杂志开发的增强出版(Enhanced Publication)系统已上线测试。读者可通过扫描论文中的二维码,直接查看三维病理标本、动态诊疗流程视频等扩展内容。据最新统计,使用多媒体素材的论文平均下载量是传统论文的3.2倍,这种数字病理学资源的深度整合正在重塑学术传播形态。
五、全球视野:国际化突破进行时
2023年7月,杂志正式被Embase数据库收录,至此已完成国际四大检索系统的全覆盖。编辑团队透露,正在筹备的英文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已进入SCI申报流程,计划2024年试刊。这种”中文母刊+英文子刊”的矩阵式布局,或将开创我国病理学期刊国际化的新模式。
在国际合作方面,该刊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理学系共建的”数字病理联合实验室”于9月挂牌成立。首批开展的”跨种族肿瘤病理图谱”项目,将整合中美15万例肿瘤样本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构建新型诊断模型。这种深度国际合作模式,正在提升中国病理学研究的全球话语权。
问答精选:
问题1:《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在数字病理学方面有哪些新突破?
答:该刊2023年重点建设的智能审稿系统可自动检测图像质量,三维病理图像平台支持虚拟显微镜观察。发表的数字病理云平台论文促成多家医院诊断系统落地。
问题2:青年学者在该刊发表论文有哪些支持政策?
答:”科研启航计划”为优秀硕士论文提供快速通道,”双盲审稿+开放评审”机制保障公平性,35岁以下第一作者占比已达63%。
问题3:杂志的开放获取政策有何特色?
答:采用”阶段式开放”策略,基础研究即时开放,临床数据伦理审核后限时开放,既保护隐私又促进共享。
问题4:在国际化方面有哪些实质性进展?
答:被Embase收录完成四大检索系统全覆盖,筹备中的英文刊拟申报SCI,中美共建数字病理联合实验室开展跨种族研究。
问题5:杂志如何促进临床转化应用?
答:构建包含临床转化率、技术专利的多维评价体系,相关论文三个月内促成三家医院数字诊断系统落地。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