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社会科学》是一本什么级别的期刊?是C刊吗?

《贵州社会科学》是一本什么级别的期刊?是C刊吗?

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期刊等级始终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作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贵州社会科学》自1980年创刊以来,始终是西南地区社科研究的重要阵地。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最新公布的CSSCI(2023-2024)来源期刊目录,该刊继续稳居C刊行列,这已是其连续第六次入选。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解析

《贵州社会科学》定位为”立足贵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社科期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刊2022年度复合影响因子达到1.873,在156种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第38位。相较于同类省级社科期刊,其在民族学、生态经济学、山地文化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中,该刊连续三届获得”核心期刊”认定。其刊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在西部省级社科期刊中表现突出。


二、C刊认定标准的动态变化

CSSCI遴选标准近年来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2023年新版评价体系将”区域均衡发展”指标的权重提升至15%,这对《贵州社会科学》的持续入选产生重要支撑作用。但同时,质量把控标准也更为严格,对稿件外审比例的考核从60%提升到80%。

横向比较来看,该刊与同属省级社科院的《广东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形成区域研究互补格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期刊近年着重打造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栏目,已成为C刊目录中极具辨识度的特色专栏,相关主题论文占比达28%。


三、投稿指南与审稿机制透视

从实际投稿体验来看,该刊官方网站显示的平均审稿周期为45个工作日,较CSSCI期刊平均周期缩短20%。实行”三审三校”制度,特别在民族问题、生态政策等敏感领域,会额外增加专家双盲评审环节。

值得研究者注意的是,期刊自2022年起全面启用”智慧社科”投稿系统,要求作者同步上传原始数据和文献来源。格式规范方面严格执行GB/T 7714-2015标准,对文献综述部分的要求尤为严格。


四、选题方向与发文特征分析

近三年刊文数据分析显示,乡村振兴(占比21.3%)、民族文化传承(17.8%)、生态补偿机制(15.6%)构成三大核心议题。其中,跨学科研究成果比例从2019年的34%上升到2023年的52%,反映出期刊对新兴交叉学科的重视。

以2023年第8期为例,”数字经济与民族地区发展”专题中的5篇论文均采用量化研究方法,这种实证研究导向与过去以质性研究为主的传统形成鲜明对比。研究方法的革新正在重塑期刊的学术面貌。


五、质量争议与发展前景展望

不可否认,学界对该刊存在”区域保护主义”的讨论。但统计数据表明,其2023年省外作者占比已达63%,港澳台及国际来稿比例突破5%。这种开放性趋势在近期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调整背景下更显重要。

未来发展面临两大机遇:国家社科基金专项支持西部期刊计划,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持续投入。但数字化转型压力和评价体系变革,也将给这本42年历史的老牌期刊带来新的挑战。

来看,《贵州社会科学》作为连续入选多届CSSCI的优质期刊,在保持区域特色的同时,正通过研究方法的革新和学术视野的拓展,稳步提升其在学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问题1:《贵州社会科学》最新的影响因子是多少?
答:根据2023年公布的最新数据,该刊复合影响因子为1.873,在综合性社科期刊中排名前25%。

问题2:期刊对研究方法有何特别要求?
答:近年明显侧重实证研究,要求量化数据支撑,跨学科研究方法占比已超过50%。

问题3:投稿周期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答:官方公布的审稿周期为45个工作日,实际流程通常需要2-3个月完成终审。

问题4:期刊是否有版面费收取?
答:作为CSSCI期刊,原则上不收取版面费,但优质稿件可申请学术资助。

问题5:民族地区研究是否必须结合贵州案例?
答:虽鼓励本土案例研究,但也接受具有理论创新的跨区域比较研究。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