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构建三种药用甘草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甘草,被誉为“国老”,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它就被列为上品,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常说它能“调和诸药”,在众多经典方剂中,甘草就像一位经验老到的“和事佬”,既能缓和药物峻猛之性,让药效发挥得更加平稳持久,又能协调不同药材间的作用,使整个药方达到“君臣佐使”的完美平衡。

除了在中医药领域大放异彩,甘草在现代医药、食品等行业也有着广泛应用。甘草的根和根茎蕴含甘草酸、类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使其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丰富的药理功效,是众多药品、保健品的重要原料。在食品行业,甘草独特的甜味使其成为天然的甜味剂和风味改良剂,被添加到饮料、糖果中。在甘草属众多物种里,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是药用甘草的主要来源。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瑛团队联合海南大学教授夏志强团队构建了三种药用甘草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425Mb、447Mb和423Mb。通过全基因组比对分析,研究发现三者存在共线性关系和结构变异,其中存在/缺失变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次生代谢途径,为解析三种甘草中的共有和差异活性成分的合成及调控提供了基因资源。

基于获得的结构变异,联合三者不同组织及发育时期的转录组分析,研究构建了甘草酸的调控网络,并验证了GibHLH9、GibHLH53和GibHLH174为促进甘草酸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同时,科研团队分析了甘草查尔酮A(LCA)和光果甘草定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并验证了GiOMT17在LCA生物合成中的催化功能。物种特有基因的形成和基因表达差异,解释了特征类黄酮在三种药用甘草中的差异积累。

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以Comparative genomics of three medicinal Glycyrrhiza species unveiled novel candidat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important bioactive compounds为题,发表在The Plant Journal上。研究工作得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研究构建三种药用甘草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

三种药用甘草的基因组共线性和结构变异图谱

研究构建三种药用甘草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

三种甘草中甘草查尔酮A和光甘草定合成的关键基因分析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