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面源污染物动态智能监测系统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研制出水体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制定了《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首次实现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面源污染物实时、在线和动态监测。

研究以作物种植高风险农药、畜禽养殖抗生素等新发面源污染物智能监测为目标,在多功能材料创制、多靶标动态识别技术研发以及全自动分析装备研制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在材料、技术和装备上均取得原创成果。通过技术集成,成功研制了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解决了流动水体中污染物种类多、含量低、动态分析难等问题。该智能监测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实现有机磷类、烟碱类、苯并咪唑类等3类9种高风险农药和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3类10种抗生素的实时动态、多靶标监测,检测灵敏度达纳克/毫升水平,响应时间小于1分钟。目前,该系统已在海河、太湖等流域示范应用,实现了从会监测到“慧”监测的智变,为我国面源污染物智能监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手段。未来,该系统有望在日常水质监测、水产养殖等更多领域应用。

该研究得到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等项目支持。(通讯员 刘全吉)

水体面源污染物动态智能监测系统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