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薄膜可监测虾新鲜度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可降解材料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制备出氨敏性增强的智能薄膜,通过颜色变化可对虾的新鲜度进行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

海鲜等高蛋白食品特别容易在不利条件下变质,产生大量由氨和碱性生物胺组成的总挥发性盐基氮。研究表明,降解的高蛋白食品会产生氨、尸氨、腐胺和三甲胺,导致储存空间的pH 值和氨含量升高。氨气是食品变质的重要指标,开发对pH 值和氨气敏感的智能包装来视觉监测食品的新鲜度有重要意义。该团队研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金属簇)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态多孔框架材料,具有可调控结构、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表面易功能化等优势。利用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智能薄膜能通过颜色变化将虾分为“新鲜”“次新鲜”和“腐败”三个阶段,主成分分析也辅助支持此结论。该研究制备的氨敏性增强的智能薄膜,有利于监测高蛋白食物早期的新鲜度变化,对减少食品浪费有积极作用。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廖勇凤)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2805

智能薄膜可监测虾新鲜度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