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紫篮状菌可抑制大丽轮枝菌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棉花“癌症”有克星了!中国农科院最新研究发现,高效生防菌——产紫篮状菌CEF642N,能三重围剿棉花黄萎病的元凶大丽轮枝菌。它不仅通过挥发性物质精准“窒息”病原菌的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其代谢产物更直击线粒体与细胞膜要害。这项突破性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该菌的抑菌机制,为彻底摆脱传统化学农药、开发绿色安全的生物熏蒸剂和生防菌剂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棉花产业绿色防控迎来新曙光!(约160字)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产紫篮状菌可抑制大丽轮枝菌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病害防控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鉴定出高效生防微生物产紫篮状菌CEF642N的主要拮抗物质,并揭示了其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机制,为生物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棉花黄萎病是由丝状真菌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可造成棉花的减产甚至绝收,被称为棉花“癌症”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手段虽然能对抗棉花黄萎病,但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采取生物防治方法成为对抗棉花黄萎病的优选方案。

该研究发现的高效生防微生物产紫篮状菌的代谢产物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及从产紫篮状菌中分离出的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显著抑制大丽轮枝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进一步研究发现,产紫篮状菌的拮抗物质主要作用于大丽轮枝菌的线粒体和细胞膜。产紫篮状菌通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重寄生三种途径抑制大丽轮枝菌的生长。研究结果对开发针对棉花黄萎病的绿色农药、生物熏蒸剂及生防菌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梁冰)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4c06739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