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在中国学农技②|把“丰收密码”带回家乡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文章导读
当乌兹别克斯坦小伙于途在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解锁农业“丰收密码”,他如何将中国技术带回干旱的家乡,终结贫困循环?这位攻读农业经济与管理博士的留学生,聚焦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化和农村减贫,曾在中乌两国工作,深知合作潜力巨大。2021年,占地3500亩的上合组织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乌国揭牌,推广中国节水灌溉等创新技术,种植苹果、葡萄,探索减贫新路径。如今,于途决心将这些宝贵经验转化为家乡的粮食安全解决方案。快来认识这位爱吃臭豆腐的学子,看他如何架起中乌农业桥梁,用知识浇灌出丰收的希望田野!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在中国学农技②|把“丰收密码”带回家乡

于途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目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化和农村减贫。

于途曾先后在中乌两国工作。他知道,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农业方面有巨大的合作潜力。2021年10月,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乌兹别克斯坦揭牌。该示范园占地3500亩,种植了苹果、葡萄等多种作物,还在当地推广中国的节水灌溉等技术,为破解当地减贫发展难题探索了有效路径。

如今,于途希望通过在中国的学习交流,为家乡减贫发展和粮食安全带去更多宝贵经验。这里不仅有他的学术理想,更有他想带给家乡的“丰收密码”。

今天,《我在中国学农技》系列报道推出第二期节目,一起认识爱吃臭豆腐的乌兹别克斯坦小伙于途。(群众新闻记者 付玉玮 杨凌国际传播中心记者 鹿赛 何家岐)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相关文章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