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晶粒钙钛矿薄膜助力智能眼镜系统构建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人类获取的信息70%以上来源于视觉,眼睛是生物采集的关键感知器官之一。其中,眼动追踪传感器在无干扰、隐蔽监测人类视觉行为方面展现出潜力。目前,多数眼动追踪设备依赖复杂的传感系统,图像处理过程繁琐且设备体积较大;而基于隐形眼镜的侵入式方案具备一定便携性但测量精度有限,并可能引发异物引入的不适感。因此,探讨高成本效益、操作便捷、高精度追踪眼球信号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实验室宋延林/苏萌团队开展了可控印刷多维度、多功能微纳传感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进展。近期,该团队基于仿生矿化策略,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大晶粒钙钛矿薄膜,并构建了集成钙钛矿光电探测器的智能眼镜系统,实现了基于眼球操控的人机交互展示。这一策略通过引入聚丙烯酸钠界面层,钝化薄膜缺陷,促进高质量钙钛矿薄膜生长。基于此,钙钛矿光电传感器在500 Lux光照条件下,实现了接近300倍的开关比,展现出22.09 A/W的光响应性能。

进一步,该研究将高性能钙钛矿光电传感器阵列集成为可穿戴智能眼镜。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优化,智能眼镜可以实现眼球运动的高精度识别。研究显示,在角度分辨率5°测试条件下,智能眼镜识别准确率达99.86%;对于9种不同指令,智能眼镜识别准确率达99.08%。同时,操控者通过控制眼球轨迹,可在复杂场景中操控模型汽车准确行进,展现出良好的人机交互能力。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

大晶粒钙钛矿薄膜助力智能眼镜系统构建

钙钛矿基智能眼镜实现非接触式人机交互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相关文章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