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常笑雨霏、刘欣蔚、赵飞)11月16日,由武汉大学《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传统民学青年学者工作坊举行。《民藏》总编纂李军,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戴建伟,贵州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大鸣等出席。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的近三十位青年学者参与研讨。

工作坊设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两个环节,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与会青年学者围绕民本思想的经典源流、近代转化与实践路径等议题展开报告,内容涵盖希腊哲学在晚清的接受、宋明道学的民论特点、清代帝王民本思想及近现代民本理论建构等多个方面。分组讨论设哲学与历史两组,哲学组聚焦民本思想的经典诠释与理论建构,历史组则从制度史与思想史角度考察民本理念在治理传统中的具体实践。
武汉大学《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孙劲松评议指出,多位学者不约而同地关注到民本研究中“古今”与“中西”的双重维度,展现出这一领域的广阔空间。他鼓励青年学者朝着“民学共同体”的方向迈进。
李军指出,与会学者多有新见,视野开阔,切入纵深,彰显出民本将价值关联于实践的整体特征。他希望相关优秀成果尽早推向学界,并期待下届工作坊进一步扩大规模、深化议题。李军还介绍了《民本通史》的编纂进展,指出该工程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也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将为工程的推进凝聚共识、注入活力。
当日还举行了《民本文献集成》2025年度项目作者培训会,就编纂体例、流程规范等进行了交流与培训。
(供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辑:赵冀帆)
,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