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主办“东西南北中”五校科研管理工作研讨会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通讯员张懿溪、乔进)11月22日,2025年“东西南北中”五校科研管理工作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由武汉大学主办,以“创新引领·转化赋能·融合发展”为主题,汇聚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成员高校,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深圳大学等20余所兄弟院校的百余位科研管理负责人。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副校长何莲、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深圳大学副校长周辉出席会议。

张平文在致辞中指出,高校科研管理正经历从“服务保障”向“战略引领”的重要转型。武汉大学坚持以创新引领为核心,通过构建跨学科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强化校地合作等举措,持续推动科研管理体系建设。他表示,学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组建专业技转团队,有效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期待五校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在重大项目攻关、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

何莲在致辞中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五校地跨东西南北中,肩负着共同的时代使命,本次研讨会是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促进校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刘胜围绕“智能制造、芯片与医工融合”作专题报告。他指出,新工科建设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着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积极探索有组织科研与成果转化新路径。

五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分享了各校经验。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晓创介绍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双引擎构建经验;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吴尧探讨了“强化有组织科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谢冰阐述了“面向2030:北大‘科技创新年’”规划;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姜卫平分享了“全面深化有组织科研,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武大方案;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飞解析了“产学研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中大模式。

分组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围绕“重大科研平台实体化运行”“重大项目培育与资源配置”“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和“科技奖励策划与申报”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会议还特别设置青年论坛,为青年科研管理人员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据悉,为了搭建综合性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交流平台,推动科研管理创新,2008年由北京大学倡议,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积极响应,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所综合性高校,约定每年由一所高校承办一次研讨会。研讨会首届由武汉大学举办,距今已举办十六届。本届会议通过院士引领、主题碰撞、青年赋能等多元形式,进一步凝聚了高校科研管理共识,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了新动力。

武汉大学主办“东西南北中”五校科研管理工作研讨会

(供图: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编辑:肖珊)

,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