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儿科学界的标杆期刊
作为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儿科医学期刊,《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创刊于1933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该期刊影响因子稳定在1.5-2.0区间,在发展中国家儿科期刊中名列前茅。期刊由印度儿科学会(IAP)主办,每月出版一期,内容涵盖新生儿学、儿童传染病、发育行为儿科等全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期刊在热带儿科疾病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025年最新统计显示,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的投稿占比达65%,同时也有越来越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学者开始关注这本期刊。编委会由印度顶尖儿科专家组成,现任主编是德里AIIMS医院的Rakesh Lodha教授,他在儿童呼吸道疾病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期刊投稿的黄金法则
2025年该期刊的录用率约为35%,对稿件质量要求严格但并非高不可攀。根据多位成功投稿者的经验,临床研究类文章最受青睐,特别是涉及南亚地区特有儿科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方案评估。近期热点包括:登革热在儿童中的新型诊疗方案、营养不良与认知发育的关联性研究、结核病耐药性监测等。
技术层面需特别注意,期刊要求所有临床试验必须提前在CTRI(印度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参考文献格式采用Vancouver风格,图表分辨率需达到300dpi以上。2025年新规要求所有基因研究必须提供原始测序数据,这反映出期刊对科研诚信的重视。从投稿到初审结果的平均周期为6-8周,比许多国际期刊更为高效。
突破语言障碍的写作技巧
虽然期刊官方语言是英语,但编委会明确表示不排斥”印度式英语”的表达方式。关键是要确保专业术语准确无误,建议多参考期刊近期发表的文章风格。数据显示,2025年因语言问题被拒稿的比例已降至12%,主要归功于期刊推出的”语言润色资助计划”,为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者提供专业编辑服务。
在写作结构上,摘要部分需包含明确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框架。病例报告类文章要突出临床教学价值,最好能附上高质量的影像学图片。讨论部分应着重分析研究结果对印度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儿科实践的指导意义,这是审稿人特别看重的加分项。
问题1:非印度籍学者投稿《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期刊对国际投稿持开放态度,但建议研究内容与南亚儿科临床实践相关。需特别注意提供详细的地域适用性分析,并建议至少有一位合著者来自印度医疗机构。伦理审批文件需符合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ICMR)标准。
问题2:该期刊对阴性结果的研究报告持什么态度?
答:期刊2025年新政策明确表示欢迎高质量的阴性结果研究,特别是能揭示临床干预措施局限性的研究。但要求提供充分的样本量计算依据和严格的统计学分析,并讨论结果对资源有限地区的特殊意义。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