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5年的今天,随着整合医学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作为该领域的权威期刊,正吸引着全球研究者的目光。这本由SAGE出版社出版的同行评审期刊,以其独特的跨学科视角,为传统与现代癌症治疗方法的融合提供了重要平台。本文将深入剖析该期刊的特色、影响因子变化趋势以及成功投稿的关键策略。
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解析
作为整合肿瘤学领域的标杆性刊物,《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创刊于2002年,至今已有23年历史。2025年最新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显示,其影响因子稳定在3.5左右,位于肿瘤学Q2区、整合与补充医学Q1区。期刊特别关注中医药、针灸、营养疗法、心理干预等非传统治疗手段与常规癌症治疗的协同效应。值得注意的是,该刊对临床转化研究尤为重视,约60%的录用文章都包含临床试验数据。
近年来期刊的收稿范围持续扩展,2025年新增了”癌症幸存者的整合护理”和”数字疗法在肿瘤管理中的应用”两个特色专栏。编辑团队特别强调,高质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章将获得优先处理,平均审稿周期可缩短至4-6周。对于来自亚洲地区的研究,尤其是涉及传统医学的稿件,期刊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这为中国、韩国等国家的学者提供了重要机遇。
投稿要求与格式规范详解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对稿件的学术规范要求极为严格。研究类文章字数限制在3000-5000字之间,病例报告不超过2000字。2025年新修订的投稿指南明确规定,所有涉及人体试验的研究必须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和知情同意书副本。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期刊要求中药复方研究必须提供详细的成分分析报告,包括活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
在参考文献格式方面,期刊采用AMA风格,要求近五年文献占比不低于60%。统计方法部分需要详细说明样本量计算依据和多重检验校正方法。对于阴性结果的研究,只要实验设计严谨、样本量充足,期刊同样予以考虑。近期刊发的几篇关于针灸缓解化疗副作用的高质量阴性结果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也体现了期刊对科研完整性的重视。
成功投稿的五大黄金法则
根据2025年期刊编辑部披露的数据,全年投稿接收率维持在28%左右。要提高投稿成功率,必须确保研究问题具有明确的临床转化价值。近期一位中国学者关于黄芪多糖增强PD-1抑制剂疗效的研究之所以能快速见刊,关键在于其设计了精巧的机制探索实验。方法学部分需要详细描述干预措施的具体参数,如针灸的取穴原则、中药的煎煮方法等。
第三,讨论部分应着重分析整合疗法的独特优势与潜在机制,避免简单重复结果。第四,可视化学术呈现尤为重要,期刊偏爱包含治疗流程图、分子机制示意图的高质量图表。cover letter的撰写需要突出研究的创新性和临床意义,最好能引用期刊近期发表的2-3篇相关文章,显示对期刊风格的把握。据内部统计,遵循这些原则的稿件,获得送审的概率可提高40%以上。
问题1:《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期刊最看重哪类研究?
答:期刊特别重视具有明确临床转化价值的整合疗法研究,尤其是包含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详尽的机制探索以及清晰临床路径的研究。2025年该刊重点关注传统医学与现代肿瘤治疗的协同效应、癌症症状管理和生存质量提升方面的研究。
问题2:中药相关研究投稿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要求?
答:中药研究必须提供完整的成分分析报告,包括原药材鉴定证书、提取工艺参数和活性成分定量分析。复方研究需要说明配伍理论依据,并提供各组分的质量控制数据。2025年起,期刊还要求中药干预组必须设立质量可控的安慰剂对照。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