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文物保护法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在校举办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中央民族大学“文物保护法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在校举办

  10月25日,“文物保护法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在海淀校区中慧楼第一会议室举办。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宣传文化法治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文物学会民族民俗文物专委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十余个高校、科研院所的法学、文物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文物保护和执法、司法等法律实务部门的从业人员等50余名代表参会,围绕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与实施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邓群主持。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黄志辉致辞指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进入了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当前需汇聚多学科智慧,共同探讨法律实施与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核心议题。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汉卫表示,在《文物保护法》修订近一周年之际,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具有重要意义,期待通过跨学科对话平台汲取智慧,共同推动文物保护法治建设。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文物学会民族民俗文物专委会主任委员何戍中强调了跨学科对话对法律实施的关键作用。

研讨环节,与会者围绕“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法制构建”“文物保护法修订与法制重建”“系统性保护视角下文物保护法的实施”以及“文物保护法治建设相关问题”四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就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目标与方法、文物保护法律制度设计与实施的冲突、文物追索实践中的核心挑战与突破路径等多个理论与实务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田艳教授总结指出,会议汇聚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及多学科专家学者,围绕新修订《文物保护法》的实施展开深度交流,形成了三大共识:系统性保护理念已成为法治实践的核心导向;跨学科方法为破解实务难题提供新路径;青年学者成为研究创新的生力军。会议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实证研究,在文化遗产权理论、数字法治框架等领域提出创新见解,体现了学术传承与发展的蓬勃活力。此次对话不仅关注文物保护法制建构,更关注法律的切实实施,为推动文化遗产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学术基础。

本次研讨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自京内外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司法机关和高校师生50余人报名旁听了会议并参与讨论。本次跨学科对话不仅为完善文化遗产法治体系提供了多元视角,更通过学界与实务界的深度碰撞,为破解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