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期刊概况与学术定位
2025年最新发布的JCR报告中,《EAST ASIAN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简称EAJAM)继续保持Q2区地位,影响因子稳定在1.8-2.3区间。这本由东亚数学联合会主办的跨学科学术期刊,特别关注数学建模在工程、生物、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同类期刊相比,EAJAM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数学工具在亚洲语境下的本土化应用”,其刊发的气候预测模型、流行病传播算法等研究在亚太地区具有独特参考价值。
编委会由中日韩三国应用数学领域的27位专家组成,实行双盲审稿制度。根据2025年编辑部披露的数据,年均收稿量约400篇,录用率维持在18%-22%。值得注意的是,期刊近年来增设”青年学者快速通道”,对35岁以下研究者的创新成果提供平均45天的加速审稿服务,这一政策使其在年轻学者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二、核心投稿领域与热点方向
2025年EAJAM公布的优先发表主题中,机器学习中的张量计算、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系统优化、医学影像处理算法位列前三。特别是在量子计算算法方向,期刊近两年开辟了专栏,收录率比常规稿件高出30%。编委会主席张教授在2025年亚洲数学大会上特别指出,具有明确应用场景的交叉研究更容易通过初审,纯理论推导类论文需具备显著的方法论创新。
从已发表论文的引证网络分析,金融数学与风险预测、工业4.0中的离散优化、环境大数据建模构成当前三大高引集群。值得关注的是,期刊2025年第二期将推出”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学方法革新”特刊,这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了绝佳的发表窗口。投稿者应注意避免与《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等顶级期刊的选题重叠,突出亚洲区域特色数据或案例的研究更具竞争力。
三、投稿技术细节与成功要素
EAJAM采用ScholarOne Manuscripts投稿系统,要求正文使用LaTeX模板(官网可下载最新版),参考文献格式需严格遵循AMS标准。2025年新修订的投稿指南中,明确要求理论类论文需包含至少一个实际案例验证,应用类论文则需提供可复现的算法代码或数据集。统计显示,包含视频摘要的投稿通过率比传统形式高出17%。
成功稿件通常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引言部分清晰阐明与东亚现有研究的对话关系;二是数学符号系统在全文中保持高度一致性;三是讨论章节包含明确的工程应用路线图。据2025年3月编委会内部报告,因数学推导错误被退稿的比例高达43%,建议投稿前至少进行三轮公式校验。对于中国学者,编辑部特别提醒注意避免直接翻译中文论文产生的语法问题,可优先选择期刊合作的英文润色服务。
问题1:EAJAM期刊对数学应用性有何特殊要求?
答:该期刊特别强调数学工具在具体场景中的实施效果,要求理论类论文必须包含实际案例验证,应用类论文需提供可复现的代码或数据。2025年新增的”应用价值声明”栏目,要求作者用不超过200字说明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路径。
问题2:哪些类型的论文更容易通过EAJAM的快速通道?
答:35岁以下研究者提出的创新算法、使用东亚特有数据集的建模研究、以及响应当期特刊主题的投稿,可申请快速通道评审。2025年数据显示,这类稿件平均审稿周期比常规流程缩短60%,但方法论严谨性标准不变。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