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NTILATION》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research

在建筑环境与工程领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NTILATION》(以下简称IJV)作为国际通风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始终保持着学术影响力与行业认可度。2025年最新发布的JCR报告中,IJV的影响因子稳步提升至3.2,在”Engineering, Mechanical”类别中位列Q2区,这使其成为全球通风技术研究者首选的学术发表平台。
期刊定位与核心优势
IJV创刊于2002年,由Taylor & Francis集团出版,专注于发表建筑通风领域的原创研究。其特色在于跨学科融合,涵盖从基础流体力学到智能通风系统的全链条研究。2025年期刊特别增设”零碳通风技术”专栏,响应全球建筑行业减排需求。编委会由37个国家/地区的顶尖学者组成,其中中国学者占比达18%,反映出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实力的显著提升。
相较于同类期刊《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或《Energy and Buildings》,IJV更强调技术创新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2025年统计显示,其发表的论文中约65%包含实验验证或现场测试数据,这种实证导向的审稿标准使其成为工程师与学者共同重视的交流平台。
重点收录方向与热点选题
根据2025年最新投稿指南,IJV明确将以下研究方向作为优先审稿领域:基于数字孪生的动态通风控制、防疫建筑的气流组织优化、地铁隧道等特殊空间的污染物扩散模型。值得注意的是,期刊对传统CFD模拟类论文的要求显著提高,要求必须包含实验验证或实际工程数据支撑。
从2025年已刊发论文分析,热点研究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机器学习在通风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占比28%),二是相变材料与通风系统的耦合节能研究(占比19%),三是针对极端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通风设计(占比23%)。投稿者应特别关注期刊每年3月发布的”年度重点选题白皮书”,其中会详细列出编委会期待的突破性研究方向。
投稿策略与常见退稿原因
IJV采用双盲审制度,2025年平均审稿周期为14周。成功的投稿通常具备三个特征:研究方法部分占全文40%以上、包含不少于3组对比实验数据、讨论部分需明确指出现有文献的不足。期刊官网数据显示,2025年退稿率维持在68%的高位,其中方法论描述不完整(占退稿量的37%)和工程应用价值不明确(占29%)是主要退稿原因。
资深编辑Dr. Wilkinson在2025年编委会报告中特别强调,引言部分需要构建清晰的”研究缺口”逻辑链。建议采用”领域现状→已有局限→本文创新”的三段式结构,并引用至少5篇该期刊近三年发表的文献。对于中国研究者,需特别注意英语学术表达的准确性,期刊统计显示非英语母语作者的退稿中有21%源于语言问题。
问题1:如何判断论文是否适合投稿IJV?
答:核心判断标准有三点:研究必须包含通风系统的创新设计或优化方法;需提供实验室或现场实测数据验证;讨论部分应明确说明对实际工程的指导价值。建议先研读期刊2025年发布的”Scope and Aims”文件。
问题2:IJV对图表数据有何特殊要求?
答:2025年起执行新版数据规范:CFD模拟结果必须包含网格独立性验证数据;实验类论文需提供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分析;所有折线图必须标注误差棒。特别注意期刊要求所有图表标题采用”描述性标题+技术参数”的复合格式。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