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李黎明团队在《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通讯员 李黎明)712日,东南大学医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系/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黎明教授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路易斯西格勒综合基因组学研究所Joshua Akey教授在《科学(Science)》以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Recurrent gene flow between Neanderthals and modern humans over the past 200,000 year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之间基因交流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对古DNA的研究证实现代人和已经灭绝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之间存在基因交流。以往的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尼安德特人对现代人群的遗传贡献,而缺乏现代人对尼安德特人遗传贡献的了解。

东南大学李黎明团队在《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本研究采用2000名现代人、3名尼安德特人和1名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绘制了过去20万年中不同类型人类群体之间的基因流动。通过模拟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复杂的基因流动模式,该研究识别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中的现代人DNA,估算出尼安德特人群体大小比之前认为的低约20%,并提出了现代人对尼安德特人存在两次基因流动的可能性。这些结果支持了尼安德特人被现代人同化的假说,即尼安德特人种群数量随时间逐渐减少,最终在距今约5-6万年前与种群数量占据优势的现代人的混合中,逐步融入了现代人的基因库中。

该研究揭示出早期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群体之间复杂的基因交流历史,为“尼安德特人被现代人所同化”这一假说提供了有力的遗传学证据。

本文第一作者是东南大学医学院李黎明,通讯作者是普林斯顿大学Joshua Akey。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i1768

(责任编辑:李震 审核:宋业春)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