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随着全球伤口护理研究的深入发展,《INTERNATIONAL WOUND JOURNAL》(以下简称IWJ)作为该领域的权威期刊,影响力持续攀升。本文将从期刊特色、投稿要求和成功策略三个维度,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实用指南。
核心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IWJ由Wiley出版社发行,最新影响因子稳定在3.5-4.2区间,位列JCR伤口护理分类Q1区。期刊特别关注慢性伤口管理、新型敷料研发和伤口愈合分子机制三大方向,2025年新增人工智能辅助伤口评估专栏。值得注意的是,其审稿周期控制在6-8周,录用率约28%,显著快于同类期刊。编委会由40个国家162位专家组成,包括国际伤口愈合学会主席Luc Téot等顶尖学者。
近期刊发的里程碑研究包括:2025年3月发表的”纳米银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微生物组的影响”(被引量已达89次),以及5月关于”光动力疗法在静脉性溃疡中的应用”的多中心研究。期刊实行开放获取(APC为2800美元),但对中低收入国家作者提供50-100%费用减免。
投稿技术规范详解
IWJ严格执行ICMJE写作规范,要求稿件包含结构化摘要(背景、方法、结果、结论四段式)和GRADE证据等级评估。临床研究类文章需提供CONSORT流程图,病例报告须符合CARE指南。2025年新规要求所有图像必须包含比例尺,伤口照片需附Wagner或TIME分期标注。
数据提交方面,期刊采用Figshare数据仓储系统,要求原始Western blot条带、qPCR扩增曲线等必须上传。统计方法需明确说明是否进行Bonferroni校正,对于重复测量数据必须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常见退稿原因包括:样本量计算缺失(占退稿量的37%)、伤口评估标准不统一(29%)以及对照组设置不合理(18%)。
成功投稿的六大策略
选题应紧扣期刊年度重点:2025年特别征集”伤口微生物组干预”和”生物打印皮肤替代物”相关论文。方法学部分需要详细描述伤口测量工具(如3D成像系统型号)和评估者盲法实施细节。第三,讨论部分建议引用期刊近两年发表的3-5篇相关文章,体现研究延续性。
语言润色方面,推荐使用Edanz或Nature Research Editing Service进行专业修改。对于中国作者,需特别注意时态一致性(方法部分误用现在时占语言问题51%)。投稿前可通过期刊的Presubmission Inquiry服务获取编辑意向,回复率达92%。推荐审稿人时应避免选择同一机构专家,国际审稿人比例建议保持在60%以上。
问题1:IWJ对临床病例报告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需符合CARE指南23项清单,重点要求:①伤口演变时间轴配每日照片;②治疗方案需具体到敷料更换频率和清创方法;③必须包含至少3个月随访数据;④讨论部分需阐明病例的教学价值。
问题2:如何提高研究方法部分的通过率?
答:关键要素包括:①样本量计算依据需注明α值和β值;②随机化方法具体说明(如区组随机长度);③伤口评估必须采用两种以上标准化工具(如BWAT+PUSH评分);④详细描述伦理审查编号和知情同意形式。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