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泌尿外科领域的权威发声平台
作为韩国泌尿外科协会(Kore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的官方出版物,《INVESTIGATIVE AND CLINICAL UROLOGY》(简称ICU)自1960年创刊以来,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泌尿外科专业期刊之一。2025年最新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显示,其影响因子稳定在2.5-3.0区间,在泌尿外科专科期刊中位列Q2区。该刊特别关注泌尿系统肿瘤、微创手术技术、男科疾病等前沿领域,每年收录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的原创研究论文约120篇。
ICU采用钻石开放获取(Diamond Open Access)模式,既免除作者文章处理费(APC),又保证读者免费获取全文,这种独特的运营模式使其在学术出版界独树一帜。期刊编委会由来自15个国家的62位顶尖专家组成,实行三重盲审制度,平均审稿周期控制在6-8周,远快于同类期刊。2025年新增的”手术视频专栏”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专题,反映出期刊对临床实践与技术创新结合的持续关注。
突破性研究与临床转化的黄金标准
分析2025年最新刊载的论文可以发现,ICU对研究创新性的要求呈现出两个鲜明特征:基础研究需阐明新的分子机制或提出原创性理论假说,临床研究则强调具有改变诊疗指南的潜力。2025年3月刊中首尔大学团队关于膀胱癌液体活检标志物的多中心研究,因其建立的预测模型灵敏度达92%,立即被纳入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指南更新草案。
在论文类型偏好方面,期刊主编Kim教授在2025年编委会议上特别指出,三类研究最受青睐:采用多组学技术的机制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大样本队列分析、以及具有亚洲人群特异性的临床发现。值得注意的是,ICU近年拒稿率维持在75%左右,被拒主因前三位分别是:统计方法缺陷(38%)、临床意义不足(29%)和实验设计存在偏倚(22%)。
从写作到发表的实战策略
成功的投稿始于精准的选题定位。建议作者在2025年重点关注泌尿系结石的代谢组学研究、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耐药机制、以及机器人手术的成本效益分析等热点方向。方法学部分需详细说明伦理审批编号、样本量计算依据和统计学处理方法,ICU编委会在2025年新规中明确要求所有临床研究必须提供CONSORT或STROBE声明。
投稿信(Cover Letter)的撰写质量直接影响编辑的第一印象。2025年生效的新版作者指南强调,投稿信应包含三个关键要素:研究解决的具体临床问题、相比现有研究的突破点、以及对泌尿外科实践的预期影响。推荐采用”背景-缺口-解决方案”的三段式结构,避免使用模板化表述。可参考2025年1月刊某篇被主编特别推荐论文的投稿信,其明确指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miR-328在肾癌骨转移中的调控作用,为开发新型诊断试剂盒提供了分子靶点”。
问题1:ICU期刊对临床研究样本量有何具体要求?
答:根据2025年更新的投稿指南,观察性研究建议样本量不少于200例(罕见病除外),RCT研究每组至少50例。对于诊断性研究,要求纳入至少100例经金标准确诊的患者,并提供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的95%置信区间。
问题2:非英语母语作者如何提高论文语言质量?
答:ICU在2025年与专业润色机构合作推出了”作者支持计划”,提供免费的语言预审服务。建议非英语母语作者在投稿前使用Grammarly Premium进行语法检查,并特别注意专业术语的标准化表述(如避免将”laparoscopic”简写为”lap”)。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