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内分泌学领域的研究热度持续攀升,作为亚洲内分泌学会的官方期刊,《ENDOCRINE JOURNAL》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本创刊于1993年的老牌期刊,近年来在JCR分区中稳步上升,已成为亚太地区内分泌研究者首选的发表平台之一。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期刊的特色优势,并分享最新的投稿策略。
期刊定位与影响力分析
《ENDOCRINE JOURNAL》由日本内分泌学会主办,2025年最新影响因子达到3.872,在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类别中位列Q2区。期刊特别关注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亚洲高发内分泌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与欧美期刊相比,该刊更重视来自亚洲人群的研究数据,这为本土学者提供了独特的发表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该刊新增了”代谢组学与精准内分泌学”专栏,反映出期刊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把握。审稿周期平均为6-8周,录用率维持在35%左右,属于中等偏上难度。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其”临床实践指南”板块是展示研究成果的理想平台。
投稿前的必备准备工作
在向《ENDOCRINE JOURNAL》投稿前,研究者需要特别注意其格式要求。2025年最新版投稿指南强调,所有临床研究必须提供伦理审批编号,回顾性研究则需要豁免声明。方法学部分要求详细描述统计学处理方法,这是该刊审稿人重点关注的环节之一。
图表制作需符合期刊规范:分辨率不低于300dpi,线图建议使用矢量格式。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起该刊开始强制要求作者提交原始数据管理计划(DMP),这一变化反映出学术出版界对研究可重复性的重视。建议投稿前仔细研读最近3期发表的同类文章,把握编辑部的选题偏好。
应对审稿意见的实战技巧
收到《ENDOCRINE JOURNAL》的审稿意见后,建议先对所有意见进行分类整理。统计方法质疑是最常见的退修原因,2025年数据显示占比达42%。遇到此类问题,应当咨询专业统计人员,必要时补充敏感性分析。对于”创新性不足”的质疑,可通过深化机制探讨或扩大样本量来提升论文价值。
回复信撰写要遵循”点对点回应”原则,每个意见都需明确标注已修改的页码和行号。若与审稿人意见存在分歧,应当用文献证据进行礼貌反驳。根据2025年编辑部透露的数据,经过专业修改的稿件最终接受率可提升至68%,远高于直接拒稿后的重投接受率。
问答环节
问题1:《ENDOCRINE JOURNAL》更青睐哪些类型的研究论文?
答:临床转化研究(特别是亚洲人群数据)、创新性机制探讨、多中心临床试验是该刊2025年的重点收录方向。流行病学研究需要样本量超过2000例,基础研究则要求有明确的临床转化潜力。
问题2:如何提高在该刊的投稿成功率?
答: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设计阶段就参考该刊近期发表的类似文章;方法学部分邀请统计专家把关;投稿前使用专业的英文润色服务。2025年的数据显示,经过专业润色的稿件初审通过率提高40%。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