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官方期刊,《EPILEPSIA》自1959年创刊以来,始终保持着癫痫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2025年最新发布的期刊影响因子达到5.732,在临床神经病学类别中位列前15%。这本月刊不仅收录基础研究,更注重临床转化价值,其发表的癫痫发病机制、新型抗癫痫药物和精准诊疗方案等研究成果,常常引领着全球癫痫诊疗指南的更新方向。
期刊特色与栏目设置
《EPILEPSIA》最显著的特点是坚持”临床导向的基础研究”定位。其特色栏目”Controversies in Epilepsy”每期邀请对立观点的顶尖专家进行学术辩论,2025年3月刊就儿童癫痫手术时机选择的争议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他固定栏目包括”Original Research”(要求样本量≥200例的多中心研究)、”Brief Communication”(突出创新性的小型研究)以及”Educational Review”(针对住院医师的系统性教学文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期刊2025年新增”Digital Epileptology”专栏,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癫痫预测和远程监测中的应用。
稿件处理速度是《EPILEPSIA》的另一优势。统计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投稿的平均初审周期为18天,从投稿到最终决定的中位时间为9.7周。这种效率得益于其创新的”双轨审稿”制度:临床类文章由执业神经科医生优先评审,基础研究类则安排实验室科学家主审。主编Dr. Simon Shorvon在2025年编委会上特别强调,研究设计的方法学严谨性比统计学显著性更重要,这解释了为何该刊的退稿率始终维持在78%的高位。
投稿前的必备准备
在向《EPILEPSIA》投稿前,研究者需要特别注意三个关键点。是伦理审查,该刊2025年起要求所有涉及患者的研究必须提供详细的知情同意视频记录,而不仅是传统的书面同意书。是数据共享政策,根据2025年新规,随机对照试验必须预先在EPILEPSIA DATAVERSE平台注册数据采集方案。是图表规范,主编团队在2025年2月发布的投稿指南中特别指出,脑电图图像必须包含至少30秒的原始记录,并标注明确的癫痫样放电标记。
语言表达方面,《EPILEPSIA》对学术英语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2025年拒稿原因分析显示,31%的退稿源于语言问题。建议非英语母语作者优先选择该刊推荐的Edanz编辑服务,其提供的”癫痫专业润色”套餐能有效解决术语标准化问题。值得关注的是,期刊2025年开始接受视频摘要(Video Abstract),这为展示癫痫发作特征或手术技术提供了新途径,但要求严格遵循ILAE最新发布的视频录制标准。
提高录用率的实战策略
分析2025年已发表论文可发现几个成功规律:多中心研究占比提升至67%,这提示单机构研究需要更突出的创新性才能获得青睐;方法学部分平均篇幅增加至全文的35%,反映出对研究可重复性的重视;约82%的录用文章在讨论部分都包含了”临床实践建议”专栏,这明显区别于其他神经病学期刊的写作风格。建议作者在投稿信中明确三点:研究如何填补ILAE指南中的证据空白、样本量计算的详细依据、以及研究限制对结论的影响程度分析。
针对中国研究者的特殊建议是充分利用癫痫外科领域的优势。2025年全球癫痫手术量统计显示,中国以年手术量4200例位居世界第二,但相关论文发表量仅占6%。《EPILEPSIA》副主编Dr. Jerome Engel在2025年亚洲癫痫论坛上特别指出,中国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和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方面的临床经验具有独特发表价值。建议国内团队重点突破手术预后预测模型、成本效益分析等该刊近年关注的热点方向。
问题1:非英语母语作者如何应对《EPILEPSIA》的语言要求?
答:使用Grammarly进行基础语法修正,必须进行专业领域润色。期刊官网推荐的Edanz服务提供”癫痫专业套餐”,能精准处理诸如”癫痫样放电”(epileptiform discharge)与”发作间期放电”(interictal discharge)等术语区分。2025年起更建议录制视频摘要时采用英文字幕+慢速解说模式。
问题2:临床病例报告该如何投稿才能被接受?
答:《EPILEPSIA》已不再接收孤立病例报告,但可通过两种途径发表:一是纳入至少5例的”Case Series”栏目,要求有统一的诊疗方案和随访数据;二是参与”Images in Epilepsy”专栏,需提供病理切片或影像学的诊断挑战性图像,并附专家点评。2025年新增要求是必须包含基因检测或免疫组化结果。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