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ZVESTIY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PHYSICS》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在2025年的学术出版领域,俄罗斯科学院主办的《IZVESTIY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PHYSICS》依然保持着在大气与海洋物理学领域的重要地位。这本创刊于1965年的老牌SCI期刊,以其独特的东欧视角和扎实的理论研究,持续为全球学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期刊定位与影响力分析
作为俄罗斯地球物理领域的旗舰刊物,《IZVESTIY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PHYSICS》主要发表大气物理学、海洋物理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该期刊影响因子稳定在1.8-2.2区间,在中科院分区中多被列为地球科学大类三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期刊对北极气候系统、欧亚大陆大气环流等区域性研究有着明显的偏好,这使其成为发表相关领域成果的理想选择。
从审稿周期来看,该刊保持着俄罗斯期刊特有的严谨作风。2025年统计显示,从投稿到首次决定平均需要8-12周,相比欧美同类期刊略显漫长,但这也保证了论文评审的全面性。接受率维持在25%-30%之间,对方法创新性和数据完整性有着较高要求。
投稿策略与格式要求
想要成功在《IZVESTIY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PHYSICS》发表论文,研究者需要特别注意其独特的学术风格。期刊明确要求论文必须包含对现有俄语文献的充分引用,这在2025年仍是许多国际作者容易忽视的关键点。建议投稿前至少引用2-3篇该刊近年发表的相关论文,以显示对期刊学术传统的尊重。
技术细节方面,期刊2025年最新投稿指南规定,正文需采用双栏排版,图表必须附带俄英双语说明。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2025年1月起,期刊开始强制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存储链接,这与国际学术出版透明化趋势保持一致。语言润色服务方面,期刊合作的莫斯科国立大学语言中心提供专业英语校对,费用约为200美元/篇。
热点研究方向预测
根据2025年编委会透露的选题倾向,以下几个方向将成为未来两年的重点关注领域:北极放大效应与中纬度天气异常关联性研究、黑海与里海区域海洋-大气耦合模拟、机器学习在大气边界层研究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西伯利亚永久冻土融化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期刊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专题刊期。
对于中国学者而言,欧亚大陆季风系统变异、丝绸之路经济带气候特征等课题具有明显的发表优势。2025年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的投稿量已占国际稿源的18%,但接受率仍低于平均水平。建议加强与俄罗斯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这类论文的接受率通常能提高30%-40%。
问题1:非俄语国家学者投稿时最常见的拒稿原因是什么?
答:文献综述中对俄语研究成果引用不足占拒稿原因的42%,是研究方法描述不够详细(31%)和英语表达问题(27%)。
问题2:该期刊对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偏重如何?
答:2025年统计显示,期刊发表论文中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比例约为6:4,但应用研究必须包含显著的理论创新,单纯的数据分析很难通过评审。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