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心血管医学领域,JACC-HEART FAILURE作为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旗下专注于心力衰竭研究的权威期刊,近年来影响力持续攀升。2025年最新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显示,其影响因子已突破12.5,在心脏专科期刊中稳居前五。这本创刊于2013年的子刊,凭借其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和临床转化价值取向,正成为全球心衰研究者争相投稿的学术高地。
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作为JACC系列期刊中的专科旗舰,JACC-HEART FAILURE专注于心力衰竭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预防策略。其内容覆盖从分子机制到人群研究的全链条创新成果,特别强调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原创研究。2025年编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期刊年收稿量超过800篇,但录用率维持在18%左右,这种”优中选优”的筛选机制保证了刊载论文的学术含金量。值得注意的是,该刊对亚洲地区稿件的接收比例从2020年的9%提升至2025年的23%,反映出全球心衰研究格局的变化。
在栏目设置上,除常规的原创研究(Original Research)外,期刊特别重视”State-of-the-Art Review”和”Viewpoint”栏目的建设。这些由主编特邀国际顶尖专家撰写的综述文章,往往能引领特定领域的研究方向。2025年第二期刊载的关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综述,上线两周内下载量即突破2万次。
投稿策略与格式要求
根据2025年期刊官网更新的投稿指南,JACC-HEART FAILURE对研究设计和论文撰写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在选题方面,主编Dr. Christopher O’Connor特别指出,期刊优先考虑解决临床实践”痛点”的研究,如心衰早期预警系统、精准分型治疗策略等。近期录用的热点课题包括:人工智能辅助的心衰风险预测模型、新型利尿剂的三期临床试验、心肌纤维化的分子影像学进展等。
技术层面,期刊要求原创研究必须包含详细的方法学描述和统计分析计划。2025年起新增的”数据共享声明”要求作者必须公开原始数据或说明获取途径。在格式规范上,摘要需采用结构式写作(背景、目标、方法、结果、结论),字数严格控制在250词以内。参考文献建议控制在50条以内,并强调近五年文献的占比应超过60%。特别提醒中国研究者注意,病例报告(Case Report)类稿件目前仅通过JACC: Case Reports通道接收。
审稿流程与修改技巧
JACC-HEART FAILURE实行”双盲”审稿制度,平均审稿周期为6-8周。2025年编辑部引入AI预审系统后,约15%的稿件在技术审查阶段因格式问题或统计学缺陷被直接退回。通过初筛的稿件通常由2-3位领域专家评审,其中至少有一位来自非投稿者所在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期刊对统计方法的要求日趋严格,2025年已有7篇录用论文因未能通过第三方统计验证而被撤稿。
面对修改意见时,建议作者逐条回应并标注修改位置。对于存在争议的意见,可引用最新文献进行学术辩论而非简单妥协。数据显示,能提供补充实验数据的修回稿件录用率可提升40%。在语言润色方面,期刊合作的American Journal Experts提供有偿润色服务,但使用该服务并不影响录用决策。成功录用的经验表明,在cover letter中清晰阐明研究的创新性和临床价值,能有效提升编辑的”第一印象分”。
问题1:JACC-HEART FAILURE期刊最看重哪类研究设计?
答:期刊特别青睐解决临床实践关键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创新型生物标志物验证研究、基于大数据的预后模型构建、以及具有明确机制探索的转化医学研究。2025年统计显示,这类研究占录用论文的65%以上。
问题2:中国学者投稿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答:需重点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研究需符合国际伦理标准(如注明伦理批号);二是避免区域性治疗方案的过度强调;三是统计学方法须达到ICH-GCP标准。2025年数据显示,因统计学问题被拒稿的中国稿件比例较2020年下降38%,显示国内研究者方法学水平显著提升。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