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顶级心血管介入期刊的权威地位
作为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旗下最具影响力的子刊之一,《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在2025年最新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继续保持着令人瞩目的表现。该刊最新影响因子达到9.8分,在心脏和心血管系统类期刊中稳居前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刊发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相关研究被引频次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反映出期刊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前沿引领作用。
从编委会构成来看,期刊汇聚了全球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2025年新加入的副主编包括来自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的Klaus教授和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的田中教授,进一步强化了期刊在亚太地区的学术影响力。期刊特别关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腔内影像学等热点方向,这些领域投稿的录用率相对较高。
二、2025年期刊关注热点与选题策略
根据2025年3月发布的编辑方针更新,期刊明确将人工智能辅助介入手术、生物可吸收支架长期随访、二尖瓣介入治疗新技术列为优先发表方向。其中,关于AI在PCI手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在近期快速通道评审中表现出色,平均审稿周期缩短至45天。对于希望投稿的研究者,建议特别关注这些前沿领域,同时注意临床研究需要包含至少12个月的随访数据。
在文章类型选择上,期刊对”Original Research”的要求最为严格,要求样本量通常不低于200例(多中心研究可适当放宽)。而”State-of-the-Art Review”则需要作者具备该领域公认的学术地位,通常由编辑部直接约稿。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新开设的”Technical Corner”专栏为创新性介入技术提供了快速发表通道,特别适合描述新型导管设计或手术改良的短文投稿。
三、突破高拒稿率的写作技巧
统计分析显示,2025年该刊总体拒稿率维持在75%左右,但中国研究者的投稿录用率较去年提升了8%。成功案例表明,严格遵守CONSORT和STROBE声明、采用标准化介入手术报告模板、包含高质量的血管内影像资料是提高录用概率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复杂PCI病例,建议同时提交OCT或IVUS的完整影像数据集作为补充材料。
在语言表达方面,期刊对方法学描述的精确性要求极高。一个常见误区是过度使用缩写,2025年最新投稿指南明确规定每篇文章缩写词不得超过15个。讨论部分需要深入分析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的异同,简单重复结果的稿件往往在初审阶段就会被拒。建议作者在投稿前至少邀请两位母语为英语的同行进行语言润色,这可以使稿件通过技术审查的概率提高40%以上。
问题1:2025年《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最欢迎哪类临床研究?
答: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介入手术研究、生物可吸收支架5年以上随访数据、基于多模态影像指导的二尖瓣介入治疗临床对照试验构成当前最受欢迎的三大研究方向。
问题2:中国研究者投稿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答:必须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伦理审批文件,介入手术报告需采用ACC标准模板,血管内影像资料要求完整原始数据,且所有缩写词需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完整拼写。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