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随着全球土壤科学研究热潮的持续升温,《EURASIAN SOIL SCIENCE》作为国际知名的土壤学期刊,其影响力与日俱增。这本由俄罗斯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主办的SCI期刊,已成为连接欧亚大陆土壤学界的重要学术桥梁。本文将深入剖析该期刊的办刊特色、最新收录动态以及成功投稿的关键要素。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解析
《EURASIAN SOIL SCIENCE》创刊于1968年,是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IUSS)认证的核心期刊之一。2025年最新影响因子达到2.157,在土壤科学领域JCR分区稳居Q2。期刊特别关注欧亚大陆特有的土壤形成过程、分类系统及可持续管理策略,其刊发的黑土退化修复、冻土碳循环等主题论文被引频次居高不下。
值得注意的是,该期刊2025年新增”城市土壤生态”和”数字土壤制图”两个特色专栏,反映了当前土壤学研究的前沿转向。主编Sergey Goryachkin教授在2025年编委会上强调,期刊将继续保持对传统土壤学研究的支持,同时加大对跨学科融合创新的关注力度。
二、2025年重点征稿方向与格式要求
根据2025年3月发布的投稿指南,期刊当前最优先考虑的选题包括: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壤碳库动态、微塑料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人工智能在土壤分类中的应用等交叉领域研究。要求原创论文篇幅控制在6000-8000单词,并需包含至少3个创新性图表。
在格式规范方面,2025年新版投稿系统强化了数据可重复性审查。所有涉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数据必须提供原始测定方法及质量控制流程,建议作者使用国际土壤参比中心(ISRIC)的标准术语体系。参考文献格式继续采用APA第七版,但对俄文文献的英文翻译提出了更严格的规范要求。
三、成功投稿的五大实战策略
选题需体现欧亚特色。2025年录用统计显示,聚焦西伯利亚冻土、中亚盐渍土等区域性研究的通过率比泛泛而谈的全球性研究高出27%。方法学部分要突出创新,近期刊发的优秀论文普遍采用了同步辐射、纳米二次离子质谱等先进表征技术。
第三,重视可视化表达。2025年起期刊要求所有土壤剖面照片必须包含标准比色卡,建议使用QGIS制作的三维土壤属性分布图更受青睐。第四,推荐信选择有讲究,来自IUSS会员或期刊编委的推荐可使初审通过率提升40%。回复审稿意见时要逐条回应,2025年数据显示补充实验数据后的修改稿录用率高达78%。
问题1:非英语母语作者如何提高论文语言质量?
答:期刊2025年新签约了Nature Research Editing Service提供专业润色,同时认可Edanz、Elsevier等六家机构的语言认证证书。建议非母语作者在投稿前至少完成两轮专业润色。
问题2:期刊对负面研究结果的接受度如何?
答:2025年编辑部特别声明重视”阴性结果”的价值,只要实验设计严谨、数据充分,关于土壤修复技术失效机制等负面结果的研究同样会被考虑,但需在讨论部分深入分析失败原因。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