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刊概况与学术定位
作为欧洲信号处理协会(EURASIP)旗下旗舰期刊,《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简称EJWCN)自创刊以来始终保持着无线通信领域的权威地位。2025年最新JCR报告显示,该刊影响因子已攀升至3.8,在电信学科Q1区稳居前15%,特别在5G/6G物理层设计、边缘智能计算等前沿方向具有显著学术影响力。期刊采用开放获取(Open Access)模式,所有录用文章均可在SpringerLink平台永久免费获取,这使其年下载量突破50万次,成为工业界与学术界交叉创新的重要知识枢纽。
从收稿范围来看,EJWCN尤其关注具有工程实践价值的理论突破。主编团队在2025年投稿指南中特别强调,优先考虑包含实测数据验证的论文,基于开源数据集(如NYU Wireless、DeepSig数据集)的AI赋能的信道建模研究,或是在真实工业场景中部署的智能反射面(IRS)系统实测分析。这种”理论-仿真-实测”三位一体的审稿标准,使得该刊论文被引用的半衰期长达7.2年,远高于同类期刊平均水平。
二、核心栏目与热点方向
2025年期刊栏目设置出现显著变革,除保留传统的”无线传输技术”、”网络协议设计”等经典板块外,新增”元宇宙通信架构”与”量子无线网络”两大专栏。根据编委会披露的数据,近半年接收的论文中,约38%涉及AI/ML在PHY层的创新应用,包括基于Transformer的端到端通信系统、联邦学习驱动的频谱共享机制等。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太赫兹通信中智能波束赋形的投稿通过率高达25%,远超期刊整体15%的录用比例,反映出该方向的研究窗口红利。
在行业合作方面,EJWCN与IEEE ComSoc建立了联合专题机制。2025年第三期将推出”6G语义通信”特刊,由诺基亚贝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担任客座编辑。这种产学研协同模式使期刊论文的专利转化率提升至12%,其中多篇关于可重构智能表面(RIS)的论文技术已被华为、爱立信等公司纳入预标准研究。对于青年学者而言,参与这类具有明确产业导向的特刊投稿,往往是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捷径。
三、投稿避坑指南与润色技巧
根据2025年期刊公布的审稿人反馈报告,高达62%的退稿源于方法论缺陷,主要表现为:实验对照组设置不合理(如缺少3GPP标准算法对比)、仿真参数不符合3GPP TR38.901信道模型规范等。建议作者在”仿真验证”章节严格遵循VTC会议公布的基准测试流程,并使用公开可复现的代码框架(如PyTorch-Wireless或5G-Toolbox)。近期一位录用作者分享的成功经验显示,在论文中增加”工业部署约束分析”子章节(如计算复杂度与硬件开销的量化评估),可使评审通过率提升40%。
语言表达方面,EJWCN对数学严谨性有着苛刻要求。编辑部统计显示,使用LaTeX模板中定义的theorem环境结构化呈现定理证明的论文,平均审稿周期缩短21天。特别提醒中国作者注意,避免直接翻译中文专利文献中的术语表述,将”赋形增益”写作”beamforming gain”而非字面翻译的”shaping gain”。建议参考IEEE Standard 100-2025中的术语规范进行校准,必要时可购买Springer提供的专业润色服务(平均花费约$350)。
问题1:EJWCN期刊对仿真实验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必须包含与3GPP标准算法的对比实验,信道模型需符合TR38.901规范,建议使用NYU Wireless或DeepSig等开源数据集进行交叉验证,并公开可复现代码。
问题2:如何提高AI相关论文的录用概率?
答:应包含实际部署约束分析(如计算复杂度量化),在方法部分需阐明与传统信号处理方案的性能边界比较,优先考虑参与期刊与产业界联合推出的特刊投稿。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