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随着心脏电生理领域的快速发展,《EUROPACE》作为欧洲心律学会(EHRA)的官方期刊,其影响力持续攀升。这本创刊于1999年的老牌期刊,最新影响因子已突破6.5分,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者竞相投稿的顶级平台。本文将深度解析该期刊的特色栏目、审稿流程,并分享来自编委会成员的投稿实战建议。
一、期刊定位与核心优势
作为EHRA的旗舰出版物,《EUROPACE》专注于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重视具有转化医学价值的创新成果。2025年新增的”Digital Health in Arrhythmia”专栏,反映了期刊对远程监测、AI辅助诊断等前沿方向的敏锐把握。据统计,该刊对房颤导管消融、遗传性心律失常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录用率保持在18%左右,而对穿戴式设备、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的录用率高达25%,这种差异化的收录策略值得投稿人重点关注。
期刊的审稿速度在同类刊物中表现突出,从投稿到初审意见平均仅需21天。主编Pipinelli教授在2025年编委会上特别强调,研究设计的创新性和临床实用性是两大核心评价标准。近期刊载的”脉冲场消融术后房颤复发预测模型”研究,正是凭借其独创的机器学习算法和即时临床适用性,在投稿后40天便获得快速通道发表资格。
二、特色栏目与格式要求
除常规论著外,《EUROPACE》2025年重点打造的”EHRA White Paper”专栏已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考。这些由学会工作组撰写的共识文件,平均被引次数超过80次。对于临床医生而言,”Case of the Month”栏目提供了展示疑难病例的绝佳机会,但需注意病例需包含至少12个月的随访数据和三维电解剖标测图等关键证据。
在格式规范方面,期刊近期更新了投稿模板,要求所有介入性研究必须提供CONSORT流程图,遗传学研究需附STREGA声明。值得关注的是,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期刊强制要求原始数据存储于FAIR原则兼容的数据库,这项政策变化已导致约15%的投稿在技术审查阶段被退回修改。
三、成功投稿的五大策略
根据2025年3月期刊公布的内部数据,被拒稿件的62%源于研究问题缺乏新颖性。建议在Cover Letter中用醒目的”知识缺口”陈述开篇,近期录用的”左心耳封堵术后内皮功能变化”研究,就精准定位了现有指南未涉及的病理生理机制问题。同时,合理运用”Presubmission Inquiry”服务,编委会对这类咨询的响应率高达89%,能有效避免方向性错误。
对于多中心研究,期刊统计显示包含亚洲人群数据的研究录用率提升40%。2025年EHRA特别设立了”Global Electrophysiology”奖项,鼓励呈现地域差异性的研究。要提醒的是,该刊对统计方法审查极其严格,建议提前使用”statistical review”增值服务,这项由期刊统计学家提供的付费服务,能将方法学方面的退稿风险降低75%。
问题1:如何提高病例报告类文章的录用概率?
答:重点突出诊疗过程中的决策转折点,需包含至少三种鉴别诊断的论证过程,并附入动态心电图、腔内超声等多媒体资料。2025年录用的Top 10病例均具备教学视频或交互式3D心脏模型。
问题2:期刊对阴性结果研究的接受度如何?
答:若研究具有足够统计学效力(如预先注册的RCT),且能合理解释阴性结果产生的机制,期刊设有专门的”Negative but Important”快速发表通道。2025年刊发的”胺碘酮预防术后房颤无效”研究就是典型案例。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