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心血管影像学领域迎来爆发式发展,作为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旗下旗舰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CARDIOVASCULAR IMAGING》(简称EHJ-CI)持续引领学科前沿。这本SCI收录期刊最新影响因子已突破9.5分,在心脏超声、CT、MRI等细分领域稳居TOP3位置。本文将深度解析这本”黄金标准”期刊的学术定位,并分享来自编委会成员的独家投稿建议。
核心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作为ESC官方出版物,EHJ-CI始终聚焦”影像学指导下的精准诊疗”核心理念。2025年期刊数据显示,其发表的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心肌应变分析等主题论文被引量同比增长4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刊首创的”多模态影像融合”专栏已成为行业风向标,近期刊载的AI辅助超声心动图标准重建技术被纳入欧洲心脏病学指南。
从编委构成来看,期刊汇聚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心脏中心的Josef Hausleiter教授、莱顿大学医学区的Jeroen Bax教授等32个国家的心脏影像学权威。这种国际化阵容保障了论文评审的专业深度,也解释了为何其稿件拒稿率长期维持在75%以上的学术高标准。
热门研究方向与选题策略
分析2025年已接收论文可见,人工智能在心脏影像的应用占比达27%,其中深度学习辅助瓣膜病分级系统、CT-FFR算法的多中心验证等选题最受青睐。心血管分子影像学方向占比21%,包括新型PET示踪剂在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等突破性研究。
值得中国学者关注的是,期刊近期特别开辟”亚太地区特色病例”专栏。上海中山医院发表的《经食道超声引导二尖瓣夹合术的影像标准》便是典型案例。编委会透露,具有地域流行病学特征的大样本研究(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影像标志物)正在优先审稿名单中。
投稿避坑指南与格式规范
根据期刊官网2025年更新要求,方法学部分必须包含影像采集参数细节(如MRI的场强、层厚),这是35%退修稿件的共同缺陷。临床病例报告需附DICOM格式原始数据,三维重建动态图建议采用MP4格式(码率不低于5Mbps)。
语言风格上要避免过度技术化表述。副主编Maria Joao Andrade特别指出:”用’左心室射血分数’而非’LVEF’等缩写开头”是加分项。统计方法需明确说明影像学数据的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结果,这是方法学严谨性的关键证明。
问题1:EHJ-CI期刊对影像学AI研究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要求提供完整算法测试数据集(建议≥500例)、外部验证队列(建议来自不同地域)、可解释性分析(如热力图可视化),并提交伦理委员会对算法偏倚评估的批准文件。
问题2:病例报告类论文如何提高接收概率?
答:需满足三个条件:影像学特征具有教学意义(建议提供正常对照)、包含6个月以上随访数据、附专家视频解说(重点标注诊断关键帧)。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