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肿瘤护理领域深耕的学者们,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学术阵地莫过于《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EJON)。这本由Elsevier出版的SCI收录期刊,最新影响因子已攀升至3.892,成为欧洲肿瘤护理学会(EONS)官方指定刊物。本文将从期刊定位、审稿流程到写作技巧,为你揭开这本顶级期刊的神秘面纱。
核心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作为肿瘤护理学的标杆期刊,EJON专注于发表肿瘤患者全程护理的高质量实证研究。2025年期刊数据显示,其接收率维持在18%-22%之间,特别青睐具有临床转化价值的原创研究。从2025年最新刊载内容来看,肿瘤症状管理、姑息护理创新模式、护理数字化转型构成三大热点板块。值得注意的是,该刊对欧洲本土研究虽有关注,但更强调研究的国际普适性,中国学者近三年投稿量增长显著。
期刊栏目设置极具特色,除常规论著外,”Global Perspectives”专栏专门刊发跨文化护理比较研究,”Digital Innovations”板块则聚焦智能护理设备临床应用。2025年新增的”Early Career Researcher”栏目,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快速发表通道,接收篇幅较短的临床观察报告。
审稿流程与周期解密
EJON采用双盲审稿制度,2025年统计显示从投稿到初审意见平均需42天。编委会由37个国家162位专家组成,中国区编委数量已增至5人。值得关注的是,期刊实行”快速拒稿”机制,不符合学科方向的稿件通常在7-10天内收到拒信,这要求投稿者必须精准把握期刊偏好。
通过初审的稿件将进入深度评审阶段,通常由2-3位国际审稿人进行专业评估。2025年数据显示,大修(Major Revision)比例约占通过初审稿件的65%,平均需要2轮修改。从投稿到最终接收的中位时间为4.8个月,较同类期刊效率突出。投稿者可通过Elsevier的EVISE系统实时跟踪进度,系统会在每个关键节点自动推送邮件提醒。
写作策略与常见陷阱
方法学严谨性是EJON最看重的品质。2025年拒稿分析报告显示,62%的拒稿源于研究方法缺陷。建议采用CONSORT、STROBE等国际报告规范,特别是涉及随机对照试验时,必须提供试验注册编号。统计学处理需由专业生物统计学家参与,近期有多篇稿件因统计方法不当在终审阶段被拒。
讨论部分应避免简单重复结果,而要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对临床实践的革新意义。成功发表的稿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研究问题源自临床痛点、样本量计算科学合理、干预措施可复制性强。2025年热门选题包括:人工智能在化疗不良反应预测中的应用、元宇宙技术在癌痛管理中的实践探索、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建设等。
问题1:EJON期刊对临床案例报告的接收标准是什么?
答:期刊接收具有教学意义的罕见案例或典型案例的创新处理方案,需包含完整的护理评估、干预过程和效果评价,字数控制在2500字以内,必须附有护理措施流程图和患者结局随访数据。
问题2:中国学者投稿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文化差异?
答:需明确说明研究场景的医疗体系背景,护理干预措施要兼顾文化适应性;涉及传统中医药护理时,应提供标准化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方法;讨论部分建议对比东西方护理理念差异。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