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放射学领域的权威之声
作为欧洲放射学会(ESR)官方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创刊于1981年,现已成为医学影像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SCI期刊之一。2025年最新影响因子达到3.856,在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 Medical Imaging类别中稳居Q2区。该刊特别关注多模态影像诊断、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分子影像学等前沿方向,每年发表原创研究论文、综述、病例报告等约200篇。
值得注意的是,期刊2025年新设”AI in Radiology”专栏,反映出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应用的高度重视。编委会由来自25个国家的87位顶尖专家组成,其中包含多位中国学者,这为亚洲研究者投稿提供了更公平的评审环境。期刊采用单盲评审制度,平均审稿周期约6-8周,录用后2周内即可在线优先出版。
核心收稿范围与近期热点
根据2025年期刊公布的投稿指南,编辑团队特别青睐以下研究方向:CT/MRI新技术临床应用、影像组学与深度学习结合研究、介入放射学创新技术、肿瘤影像生物标志物验证等。近期刊发的热点论文包括《基于Transformer的乳腺钼靶自动分级系统》、《PET-MRI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等。
值得关注的是,期刊对临床转化研究要求严格:所有涉及AI算法的研究必须提供可重复的代码和数据集;影像诊断类论文需包含至少50例前瞻性病例;技术类研究需通过多中心验证。2025年统计显示,来自中国的投稿量占比已达28%,但接收率维持在15%左右,质量门槛依然较高。
成功投稿的五大关键策略
在选题方面,建议紧扣期刊年度重点方向。2025年执行主编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影像设备原厂合作研究、多模态影像对比研究、成本效益分析类论文将获得优先处理。在方法学部分,必须包含详尽的统计学处理流程,近期拒稿案例中约40%因统计方法缺陷被拒。
写作层面需特别注意:摘要必须结构化且包含明确的创新点陈述;讨论部分需与最新3篇该刊发表的同类研究对比;图表质量要求极高,分辨率不低于600dpi。根据多位成功投稿者的经验,提前2-3个月将初稿发送给期刊认可的学术润色机构(如Edanz、Nature Research Editing Service)进行语言打磨,可显著提升录用概率。
问题1:《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对AI类研究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该刊要求AI研究必须提供完整代码(推荐GitHub托管)、训练/测试数据集详细描述、外部验证集结果,以及DICOM标准下的影像预处理流程。2025年起新增要求:所有深度学习模型需提供可解释性分析。
问题2:中国学者在该期刊投稿需要注意哪些文化差异?
答:需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夸大创新性(常见于中文写作习惯),讨论部分应客观承认研究局限性;病例选择需说明伦理审查细节(欧洲对患者隐私保护要求极严);署名作者必须提供具体贡献声明。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