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随着全球遥感技术应用场景的爆发式增长,作为欧洲遥感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Remote Sensing Laboratories)官方期刊的《EUROPE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简称EJRS)影响力持续攀升。最新发布的JCR报告显示,该刊影响因子已突破4.2大关,在”成像科学与照相技术”类别中稳居Q1区。本文将从期刊定位、审稿流程、写作要点三个维度,为准备投稿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实战指南。
期刊定位与收录偏好解析
创刊于1968年的EJRS,始终保持着对新型遥感技术应用的敏锐嗅觉。2025年编辑部公开数据显示,近三年收录论文中,激光雷达点云处理(占比23%
)、多光谱影像融合(18%
)、时序遥感分析(15%)构成三大热门方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期刊自2024年起增设”城市遥感”专栏,对利用Sentinel-2数据开展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建筑物三维重建等主题有明显偏好。
从方法论层面看,EJRS更青睐具有明确工程应用价值的创新研究。2025年首期发表的芬兰团队成果《结合InSAR与机器学习的地表形变预测》,就因为同时具备算法创新性和灾害预警实用价值,获得当期最高下载量。这与纯粹理论推导类论文的通过率形成鲜明对比——近两年统计显示,纯方法改进类投稿的拒稿率高达67%。
审稿流程的”隐形门槛”
根据2025年3月期刊官网更新的审稿政策,EJRS实行”双盲评审+技术编辑预审”机制。技术编辑会在正式送审前进行方法论完备性检查,这个阶段就会过滤掉约40%的投稿。通过预审的论文平均需要经历2.3轮修改,从投稿到最终接收的中位时间为14周。值得注意的是,期刊要求所有涉及深度学习的研究必须提供训练数据集和超参数设置的完整描述,否则将在预审阶段直接退回。
多位成功发表作者的经验表明,回复审稿意见时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对实验对比基准的选择必须合理,2025年已有3篇论文因对比方法选择不当被要求重做实验;二是对遥感数据预处理步骤要详细说明,期刊统计显示约32%的退修意见集中在这个环节。建议在方法章节单独设立”数据质量控制”子章节,这能使通过率提升20%以上。
写作策略与格式陷阱
EJRS对论文结构有着严格规定:摘要必须包含”技术路线”、”数据来源”、”主要结论”三个结构化段落;引言部分需要明确陈述”遥感应用场景的特殊性”;讨论章节必须包含”与传统地面测量方法的对比分析”。2025年最新版投稿指南特别强调,所有图表中的坐标轴必须标注WGS84坐标系信息,缺少这一要素将成为直接拒稿理由。
在语言风格方面,期刊偏好”问题驱动型”写作。统计分析显示,采用”行业痛点-技术瓶颈-解决方案”逻辑框架的论文,其审稿通过率比传统”引言-方法-结果”模式高出15%。建议在Introduction部分用定量数据说明研究问题的严重性,”XX地区每年因遥感监测精度不足导致的经济损失达XX欧元”,这种写法在2025年已发表论文中出现频率较2023年增长40%。
问题1:EJRS对遥感数据源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期刊要求所有数据必须注明获取时间、空间分辨率、预处理等级三项核心元数据。对于商业卫星数据需提供授权证明,无人机影像要求附飞行参数记录。2025年起新增规定:使用AI生成训练数据必须进行真实性验证。
问题2:如何提高方法章节的通过率?
答:建议采用”流程图+伪代码”双轨展示法,所有算法必须包含时间复杂度分析。对深度学习模型需绘制特征提取可视化图,传统方法则要提供参数敏感性测试结果。统计表明包含这两种元素的论文修改轮次平均减少1.8轮。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