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期刊概况与学术定位
作为交通工程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创刊于1985年,由Wiley出版社发行。2025年最新影响因子已攀升至3.872,在JCR分区中稳居Q1行列。该刊特别关注智能交通系统、可持续交通规划、交通流理论等前沿方向,每年出版8期,采用双盲审稿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期刊编委会由来自MIT、帝国理工等顶尖院校的37位专家组成,其中中国学者占比达28%,为亚洲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对话平台。
从2025年收录论文来看,期刊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约65%的论文涉及大数据与AI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新能源交通相关研究占比同比增加40%;跨学科研究比例首次突破30%。这些数据为潜在投稿者提供了明确的选题风向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期刊在2025年新开设了”自动驾驶伦理与法规”专栏,反映出其对交通科技社会影响的深度思考。
二、核心投稿要求解析
根据2025年最新投稿指南,论文需满足三项基本标准:方法论创新性、实证数据完备性、实践指导价值。技术类论文要求包含可复现的算法代码或仿真模型,案例研究必须提供至少12个月的跟踪数据。期刊对格式要求极为严格,参考文献必须采用APA第七版格式,图表分辨率需达到600dpi以上。近期被拒稿的论文中,32%因文献综述深度不足被退稿,27%因实验设计存在统计学缺陷。
语言质量成为非英语国家作者的主要障碍。编辑部数据显示,2025年非母语作者的初审通过率仅为58%,较母语作者低19个百分点。建议投稿前至少进行两轮专业润色,特别要注意时态一致性(期刊偏好使用现在时描述研究结果)和被动语态的使用比例(建议控制在30%以内)。成功录用的论文平均修改次数为2.8次,最长审稿周期达147天,投稿者需做好时间规划。
三、高效投稿的实战策略
选题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三个新兴方向:基于量子计算的交通优化算法、元宇宙环境下的交通行为模拟、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韧性交通系统。2025年热点论文分析显示,结合SDGs目标的选题录用率高出平均水平17%。在写作架构上,引言部分需明确指出现有研究的”knowledge gap”,方法论部分要详细说明数据采集的伦理审查过程,这是2025年新增的审稿重点。
与编委的学术互动能显著提升录用概率。建议在投稿前3个月通过学术会议或邮件方式与相关领域编委建立联系,但切忌直接发送完整论文。投稿后的催稿时机也有讲究:初审超过45天或外审超过90天可礼貌询问,最佳沟通方式是期刊在线系统站内信。据统计,2025年通过”预审咨询”服务的论文,最终录用率提升至41%,远高于直接投稿的28%。
问题1:非英语国家作者如何提高在该期刊的投稿成功率?
答:建议采取三重保障:1)使用Turnitin检测确保原创性(相似度<15%);2)聘请以英语为母语的交通领域专家进行语言润色;3)在cover letter中突出研究对发展中国家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
问题2:期刊对开放科学数据有何具体要求?
答:2025年起强制要求共享两类数据:1)原始交通流量数据需上传至Figshare等平台;2)算法代码必须包含Docker容器文件。但允许对涉及隐私的GPS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需在方法章节详细说明脱敏流程。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