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皮肤科学术圈里,《EXPERIMENTAL DERMATOLOGY》一直被誉为”皮肤科研究的黄金标准”。2025年最新发布的JCR影响因子达到6.8,在皮肤病学领域排名前15%,这本由Wiley出版社发行的月刊正吸引着全球研究者的目光。本文将深度解析这本期刊的学术定位,并分享第一手的投稿实战经验。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创刊于1992年,专注于发表皮肤生物学、分子皮肤病学和转化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2025年该刊特别关注皮肤屏障功能、皮肤免疫学、皮肤肿瘤微环境等热点方向。编委会由来自23个国家的68位顶尖专家组成,其中包含5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确保了论文评审的权威性。
从2025年最新数据看,该刊平均审稿周期为28天,录用率约18%,显著快于同领域其他期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五年影响因子持续稳定在6.5-7.0区间,CiteScore达到9.2,在Scopus皮肤病学期刊排名中位列第12名。对于追求学术影响力的研究者而言,这本期刊无疑是理想之选。
二、投稿前的必备准备工作
在向《EXPERIMENTAL DERMATOLOGY》投稿前,研究者需要特别注意实验设计的严谨性。2025年该刊明确要求所有涉及人体的研究必须提供伦理批件编号,动物实验需符合ARRIVE指南。近期被拒稿的论文中,约35%是因为伦理证明文件不全或实验设计存在缺陷。
论文格式方面,该刊严格执行IMRaD结构(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建议在投稿前使用EndNote统一参考文献格式。2025年新增要求所有图像必须提供原始数据,Western blot需展示完整膜扫描图。据统计,规范格式的稿件初审通过率可提升20%以上。
三、应对审稿意见的黄金法则
收到《EXPERIMENTAL DERMATOLOGY》的审稿意见后,建议采取”三阶段应对法”:用3天时间全面分析意见,区分”必须修改”和”可讨论”的内容;组织团队会议制定修改方案;在返修信中逐条回应,对不采纳的建议需提供充分依据。数据显示,采用此方法的作者二次审稿通过率高达82%。
特别提醒,2025年该刊开始使用AI辅助审稿系统,会检测图像重复使用和数据异常。建议作者提前使用Proofig等工具自查。近期有研究团队因Western blot条带重复导致论文撤稿,这在学术圈引发了广泛讨论。保持科研诚信是投稿成功的基石。
问题1:如何提高在《EXPERIMENTAL DERMATOLOGY》的投稿成功率?
答:重点做好三项准备:确保实验设计符合ARRIVE指南和伦理要求;严格遵循IMRaD论文结构;提前使用Proofig等工具进行图像查重。数据显示,完成这三步的稿件初审通过率可达75%。
问题2:该期刊最关注哪些研究热点?
答:2025年重点关注五大方向:皮肤类器官培养技术、微生物组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的表观遗传调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耐药机制、新型皮肤给药系统。这些领域的投稿录用率明显高于其他主题。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