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众期刊为何成为血液肿瘤学界的黑马?
2025年最新发布的JCR报告中,《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简称EHO)的影响因子突破6.5大关,这在血液学和肿瘤学交叉领域的开放获取期刊中实属罕见。该期刊由国际著名出版集团BMC旗下运营,专注于发表实验血液学和肿瘤学领域的基础与转化研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EHO对亚洲学者的投稿尤为友好,中国作者占比已连续三年保持在35%以上。
从2025年编辑部公布的数据来看,EHO的平均审稿周期控制在28天内,远低于同类期刊的45天标准。这种高效运作得益于其独特的”双轨制”审稿系统:常规论文采用单盲评审,而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论文则可申请”快速通道”,由三位领域内顶尖专家进行同步评审。期刊主编、德国海德堡大学的Müller教授在2025年国际血液学峰会上特别强调,EHO正在构建全球化的学术共同体。
突破性研究发表的最佳选择
2025年EHO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其新增的”前沿技术”专栏,专门刊载CAR-T细胞治疗、基因编辑、液体活检等创新技术的研究成果。据统计,该专栏文章的平均下载量是传统栏目的3.2倍,其中关于CRISPR-Cas9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应用的论文,创下了单月8万次下载的纪录。期刊对研究新颖性的要求非常明确:要么解决领域内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要么提出颠覆性的理论假设。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EHO在2025年调整了收录标准,开始接受临床前研究的阴性结果论文。这一举措在学术界引发热烈讨论,主编团队解释称这是为了减少”发表偏倚”,促进科研诚信。对于涉及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论文,期刊还提供专业的统计学审核服务,由剑桥大学统计学家组成的顾问团会确保数据分析的严谨性。
从投稿到见刊的实战指南
根据2025年最新投稿数据,EHO的整体接收率为31%,但中国学者的通过率高达42%。这得益于期刊设立的”亚太编委特别通道”,由中日韩三国专家组成的初审小组会优先评估亚洲地区的研究。在格式要求上,EHO特别强调方法学描述的完整性,要求提供详细的实验方案和原始数据存储链接。近期被拒稿的论文中,67%是因为方法部分不够透明。
语言润色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EHO在2025年引入了AI辅助语言检查系统,但编辑部主任建议作者最好选择专业的科学英语润色服务。对于图表制作,期刊有严格的标准:所有显微镜图像必须包含标尺和放大倍数,流式细胞术数据需要展示完整的设门策略。成功录用的论文通常能在6周内完成排版并上线,这在开放获取期刊中属于第一梯队的速度。
问题1:EHO期刊对阴性结果的论文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EHO要求阴性结果论文必须具有科学价值,需证明研究设计合理、样本量充足、实验对照完善,并且能解释该阴性结果对领域发展的意义。方法部分必须包含完整的统计功效分析,同时需要提供原始数据以供验证。
问题2:中国作者在投稿时如何利用”亚太编委特别通道”?
答:在投稿系统中选择”Asia-Pacific Region”标签,并附上简短的区域相关性说明。最好能推荐1-2位亚太地区的审稿人,但需避免存在利益冲突。研究若涉及亚洲人群特异性数据,通过率会显著提高。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