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儿童牙科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AEDIATRIC DENTISTRY》(EJPD)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已攀升至2.879,在92本牙科学期刊中位列Q2区。该刊特别关注0-18岁人群的口腔健康研究,近期发布的《全球儿童龋病防治白皮书》引发学界广泛讨论。对于希望在EJPD发表成果的研究者,掌握其独特的审稿偏好和近期政策变化尤为重要。
期刊定位与学术风向解读
创刊于1999年的EJPD始终坚持”临床导向的转化研究”定位。编委会最新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接收率维持18%左右,其中涉及儿童行为管理、微生物组研究、远程医疗应用的论文占比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期刊近期增设”数字健康技术创新”专栏,反映编委会对智能诊断设备、VR行为干预等前沿领域的重视。
在实验设计方面,EJPD特别强调年龄分层数据的科学性。以儿童龋病研究为例,要求必须按照WHO推荐的dmft/dft指数进行分级,并提供完整的基线数据对比。最近因”混合牙列期样本区分不足”被拒稿的案例占比达23%,这提示研究者需特别注意年龄维度的数据粒度。
2024投稿政策重大调整
根据2023年11月发布的投稿指南更新,EJPD正式启用两阶段预审稿制度。第一阶段新增”研究类型自检清单”,要求作者在投稿前完成包括研究设计伦理合规性、统计方法适用性等20项自查。该项改革使初审通过率提升8%,但二次审查中方法论缺陷导致的退稿增加12%。
数据共享政策方面,期刊开始强制要求临床试验上传原始数据至FAIR原则认证平台。值得关注的是,涉及儿童生物样本的研究必须额外提供欧盟GDPR合规证明。近期拒稿案例显示,约15%的投稿因数据匿名化处理不符合新规被退回。
论文写作的六大黄金法则
讨论部分的书写质量直接影响EJPD审稿通过率。编委会特别建议采用”临床启示三维分析法”:阐释机制层面的创新发现,接着说明对临床路径的改进价值,论证公共卫生层面的推广潜力。统计结果显示,采用此结构的论文二审通过率提升27%。
在参考文献选择上,2019-2023年间引用文献占比需超过60%,且必须包含至少3篇EJPD近五年发表的相关研究。典型案例分析表明,满足此要求的论文平均审稿周期缩短22天。图表制作推荐使用Journal专用模板,其中三维可视化表达方式更受审稿人青睐。
同行评审的隐形考核指标
跨学科研究团队构成已成为重要加分项。数据分析显示,含公共卫生专家的作者团队接收率比单一牙科团队高9.6%。近期刊发的智能牙刷有效性研究中,包含工业设计专家的作者组合成为典型案例。
伦理审查方面,涉及特殊儿童群体的研究必须提供详细的知情同意过程记录。2023年新增要求包括:双盲实验中需说明监护人替代决策机制,涉及遗传学分析须附ECCRN认证的伦理审批文件。典型案例显示,完整记录视频同意过程的论文审稿通过时间缩短30%。
投稿策略优化建议
掌握编委团队的研究热点可显著提升命中率。数据分析显示,常务副主编Dr. Colombo主导的咬合发育研究、Dr. Cagetti领衔的微生物组研究两个方向,2023年发文量同比增长18%。建议投稿前重点研读目标编委近三年发表的methodology类论文。
预印本策略运用方面,EJPD已与medRxiv建立快速通道。数据显示,先在预印本平台获取doi号的论文,从投稿到接收平均缩短42天。但需注意,预印本内容与最终投稿版本的一致性将纳入学术诚信考核。
常见问答解析
问题1:EJPD对临床病例报告的字数限制是多少?
答:临床病例报告正文限2500词以内,须包含5年以上随访数据,并附加治疗前后三维咬合扫描对比图。
问题2:系统综述类论文需要满足哪些特殊要求?
答:必须使用PRISMA 2020声明框架,纳入文献中至少包含3项EJPD刊载的原始研究,需提供PROSPERO注册编号。
问题3:临床试验注册的时间节点要求?
答:需在首个参与者入组前完成WHO认证平台的注册,回溯性研究需额外提交伦理豁免证明文件。
问题4:如何处理审稿人关于统计方法的质疑?
答:建议使用JASP软件重现分析过程,并提供原始数据子集供验证,可附G-power计算结果说明检验效能。
问题5:投稿被拒后最快多久可以重投?
答:重大修改后6个月可重投,需附修改说明对比表和新增加的实验数据汇总。
《EUROPEAN JOURNAL OF PAEDIATRIC DENTISTRY》持续引领儿童牙科研究前沿方向,2024年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益生菌疗法的临床转化研究。研究者把握住期刊的学术风向与评审要点,结合临床数据的深度挖掘,必将在高质量论文发表之路上取得突破。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