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欧洲呼吸学会(ERS)旗下最具影响力的呼吸医学期刊,《EUROPEAN RESPIRATORY REVIEW》(简称ERR)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已攀升至6.5分,进入呼吸医学领域Q1期刊阵营。这份专注于高质量综述论文的开放获取平台,近年来通过其”临床实践指南”专栏持续输出循证医学成果,成为全球呼吸科医师获取学科前沿的重要知识库。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创刊于1993年的ERR始终秉承”转化医学”核心定位,其收录的论文93%集中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等重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与治疗进展。根据2023年6月发布的JCR报告显示,该刊五年平均被引频次达9.8次,临床指南类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更是突破15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ERR于2021年启用的”共识声明快速通道”,将COVID-19相关研究的审稿周期压缩至45天。这种快速响应机制使得该刊成为全球新冠疫情相关呼吸道后遗症研究的前沿阵地。
二、特色栏目与收录偏好
编辑部主任Marina Saetta在2023年接受专访时指出,当前收录论文中系统综述占72%,临床实践指南占18%。收录率最高的三类选题依次为:生物制剂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31%)、空气污染与呼吸道损伤(24%)、呼吸危重症监护新技术(19%)。
区别于其他医学期刊,ERR设有独特的”证据可视化”板块,接受包含动态数据展示的创新形式论文。近期刊发的《2023版ILD诊断决策树》便采用了交互式流程图设计,手机端扫码即可查看三维支气管模型。
三、开放获取政策演变
自2023年1月起,ERR全面转为金色开放获取出版模式。基础文章处理费(APC)调整为2800英镑,但ERS会员可享受30%折扣。值得研究者关注的是,期刊新设立的”低收入国家资助计划”可提供全额APC豁免,目前已覆盖47个国家的机构。
针对中国研究者,2023年投稿指南特别提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1项国家级科研基金已纳入APC资助范围。建议投稿时同步提交基金批文扫描件,可加速费用审批流程。
四、投稿全流程精要
官网最新数据显示,该刊平均投稿周期为98天,其中初审退稿率高达63%。流程可分解为三个阶段:预审筛除学术不端论文(7天)、格式审查(14天)、双盲同行评审(平均77天)。编辑团队特别强调格式规范,参考文献必须包含DOI编码。
技术细节方面,2023版投稿系统新增AI预审功能,可自动检测图表分辨率(要求600dpi以上)及统计学方法描述完整性。建议在投稿前使用系统自检模块进行3轮校验,可降低36%的格式退稿风险。
五、提升录用率三大策略
副主编Katerina Trajanoska在2023年编委会议中披露,文献检索的全面性是85%退稿主因。建议使用PRISMA流程图展示文献筛选过程,并附上完整的检索策略文档。临床指南类论文需提供GRADE证据分级表,并标注利益冲突声明。
在选题创新性方面,”跨学科视角”成为突围关键。近期高被引论文《大气PM2.5与COPD表观遗传学关联》,就将环境科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深度融合。推荐信部分应着重说明研究对临床决策的实际影响,而非简单复述摘要。
六、同行评审的特殊要求
该刊采用升级版双盲评审机制,要求作者在正文中避免出现地域性研究特征的表述。图表必须经过彻底匿名化处理,包括去除仪器型号、软件版本等可能泄露身份的信息。数据共享方面,需在Supplementary Material中提供原始数据样本及分析代码。
2023年新增的”方法复现声明”,要求作者承诺研究可重复性。对于涉及患者数据的论文,必须上传伦理审查批件英文版。编委会特别指出,使用中国患者数据的论文需附具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双语批准文件。
问答专区
问题1:投稿时需要提交哪些特色材料?
答:除常规材料外,需包含GRADE证据分级表、PRISMA流程图、数据共享声明及伦理批件。临床指南类论文必须附上共识会议记录视频。
问题2:图表制作有何特殊规范?
答:所有图像分辨率不低于600dpi,折线图必须标注个体数据点。CT图像需提供DICOM格式源文件,热图需要附加色阶说明。
问题3:如何处理审稿人提出的统计方法质疑?
答:应在回复信中逐项说明验证过程,提供原始数据分析代码,并邀请生物统计专家进行方法学复核。必要时可补充敏感性分析数据。
问题4:推荐信应着重体现哪些内容?
答:需阐述研究的创新突破点、对临床实践的实际影响、以及证据的可靠性。避免简单重复摘要,重点说明成果的转化医学价值。
问题5:中国作者需要特别注意哪些伦理规范?
答:涉及人体研究必须提交中英双语的伦理批件,患者知情同意书需包含英文版本。使用医院特定数据需获得机构数据共享许可证明。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