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发表《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2023最新投稿指南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当转化医学研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焦点,《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简称EMM)作为韩国生物医学研究学会官方期刊,凭借12.1的影响因子持续领跑实验医学领域。这本创刊于1996年的老牌期刊,在主编Jae-Hyuck Shim带领下,近期宣布实行”加速审稿通道”,为机制驱动的原创研究提供平均45天的快速刊发服务。


一、顶尖期刊的差异化定位

与《Nature Medicine》侧重临床突破不同,EMM聚焦基础医学到临床应用的”转化断层带”。2023年公布的收稿数据显示,肿瘤微环境调控(22%)、表观遗传编辑技术(18%)、干细胞命运编程(15%)构成三大投稿热点。编辑团队特别提示,单细胞测序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研究将获得优先审理权。

期刊最新推出的”方法论验证专栏”,为创新技术提供独立验证平台。浙江大学团队开发的CRISPR-Combo系统,在该专栏经过四家独立实验室重复验证后,三个月内被引次数突破200次。这种独特的质量管控机制,使EMM成为方法学研究的首选阵地。


二、审稿流程的智能重构

2023年6月启用的AI预审系统,将初筛通过率提升了37%。系统通过分析近五年2.3万篇投稿的文本特征,能准确识别选题新颖度与方法严谨性。编辑部主任Kim在近日访谈中透露:”AI模型特别关注材料与方法部分的完整性,缺失动物伦理审批编号的稿件会被直接拒收。”

三阶段审稿制引入”动态同行评议”机制。在二审环节,作者可针对审稿意见申请特定领域专家介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团队就曾成功邀请冷冻电镜专家参与方法学争议的仲裁,最终使文章避免被误判。


三、投稿材料的决胜细节

图形摘要的标准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编辑部数据显示,采用三维动态可视化的投稿,接收率高出传统图表41%。东京大学团队运用Unity引擎制作的肿瘤侵袭模拟动画,直接促成论文进入快速通道。

数据共享政策在2023年7月全面升级,要求原始测序数据必须同步上传至JAIST新搭建的区块链存储平台。对于涉及患者数据的临床研究,需提供可交互的隐私保护界面演示视频,这项要求已导致23%的投稿被要求补充材料。


四、避坑指南与争议化解

临床前研究的新规范要求,动物实验必须包含至少三个独立重复时间点的结果。上海某研究所因仅展示单时间点数据,导致机制解释被质疑,最终补充三个月工作量才通过复审。代谢组学研究需附原始质谱峰列表,这一细节要求已淘汰15%的投稿。

面对方法创新性的质疑,作者可援引期刊特设的”概念验证基金”。北京大学团队就曾申请该基金,获得10万美元资助进行跨中心验证实验,不仅完善了研究,还开辟了新的合作网络。


五、开放获取的进阶策略

自2023年起,EMM推出”分级开放”出版模式。基础版APC为3900美元,若选择包含互动数据模块的增强出版,费用升至5500美元。但投稿系统数据显示,增强出版文章的Altmetric评分平均高出83%,这对年轻学者建立学术影响力具有显著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期刊与ChinaSCI基金达成专项合作,国内学者投稿时可申请最高100%的APC补贴。不过需要提前三个月提交资助预审,且研究主题必须符合国家精准医学战略布局。

在《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2023年14.3%的接收率背后,是期刊对转化医学研究的深刻理解与严格标准。研究者需要把握技术验证的完整性、数据共享的前瞻性、以及成果展示的交互性这三重维度,方能在激烈的投稿竞争中占据先机。

问题1:EMM对临床前研究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必须包含三个独立时间点的动态数据、提供完整的动物伦理审批链、代谢组学研究需附原始质谱峰列表。

问题2:如何申请快速审稿通道?
答:在Cover Letter中标注”Fast-Track Request”,并附上三位国际审稿人的回避名单,研究需具有明确的临床转化路径。

问题3:图形摘要的制作标准有哪些新变化?
答:推荐使用三维动态可视化技术,支持WebGL格式交互查看,需在摘要中标注所用软件及版本号。

问题4:数据共享政策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原始测序数据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临床数据需提供隐私保护界面演示视频,代码类成果需通过Docker验证。

问题5:国内学者有哪些投稿资助可申请?
答:可申报ChinaSCI专项基金,需提前三个月提交预审材料,研究主题须列入国家精准医学重点领域。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