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2000余种植物科学期刊中,《FLORA》以其对经典植物学研究的坚持独树一帜。创刊于1818年的这本德国老牌期刊,最新影响因子维持在2.573(2023 JCR数据),年发文量稳定在120篇左右。作为专注植物分类、形态与生态的传统阵地,《FLORA》在数字化浪潮中仍保持着对基础研究的特殊偏好,这为从事传统植物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了难得的发文机会。
一、明确定位:什么样的研究适合投《FLORA》?
《FLORA》编委会2023年公布的收稿范围显示,物种新描述需附3个以上鉴别特征,区系研究要求覆盖1000平方公里以上区域。编辑部主任Dr. Schneider在6月的线上讲座中特别强调,该刊对传统植物地理学研究的青睐——以东南亚热带岛屿植物区系演化为代表的研究近期录用率提升至38%。而分子系统学方向论文则需证明其与传统分类方法的互补性,这从近期刊发的”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和形态特征的茜草科分类修订”可见端倪。
值得注意的新趋势是,期刊自2022年起增设”植物与人类世”专栏,收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植物适应机制研究。去年9月刊登的”地中海常绿栎气孔密度百年变化”即属此列,该文融合了标本馆藏分析和原位观测,这种跨时间尺度的研究设计值得借鉴。
二、格式规范:容易被忽略的投稿雷区
与多数期刊不同,《FLORA》仍要求拉丁文描述部分使用特定字体(Times New Roman 10.5pt),并保持段落左右缩进0.5英寸。2023年统计显示,31%的初投稿件因格式问题被直接退回。编辑部特别提醒:模式标本引证必须包含标本馆标准代码(如KUN、PE),地理坐标建议采用WGS84与UTM双标注系统。
在文献引用方面,需注意该刊对19世纪经典文献的特殊要求。如引述林奈的《植物种志》,必须标注至原始页码而非现代重印版。今年3月有作者因混淆1830年与1957年版的《巴西植物志》引证格式而被要求重新核实,导致审稿周期延长6周。
三、审稿流程:时间节点与沟通技巧
《FLORA》采取单盲评审制度,2023年平均审稿周期为12周(从投稿到初审意见)。据内部数据,投稿后14天内未收到格式确认邮件的,有78%概率进入外审环节。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该刊允许作者推荐2-3名避审专家,这一权限的合理使用可将录用概率提升15%。
遇到审稿人提出补充实验要求时,需权衡实验可行性与时间成本。今年5月某苔藓生殖生态学研究案例中,作者通过提供10年间的野外观察日志替代控制实验,成功说服审稿人接受该替代方案。这种基于期刊特色的灵活应对策略值得关注。
四、开放获取:成本核算与传播效益
自2024年起,《FLORA》的APC费用调整为2850欧元(约合人民币22000元),较2022年上涨12%。但数据分析显示,选择开放获取的文章在出版后6个月的Altmetric评分平均高出37%。特别提醒发展中国家作者可申请费用减免,2023年中国作者的平均减免额度达到43%。
针对文章传播,期刊建议在社交平台推送时突出地理坐标和物种图像。2023年阅读量TOP10的文章中,有7篇附带了野外工作短视频。某篇关于喜马拉雅高山花卉传粉机制的研究,因上传3分钟的熊蜂访花视频,推文点击量突破14万次。
五、拒稿复盘:2023年常见退稿原因解析
根据编辑部公布的年度报告,研究方法陈旧导致的拒稿占比高达41%。典型案某中国团队提交的区系分析仍在使用Jaccard指数,而当前主流已转向Phylocom的谱系多样性分析。与此同时,对历史文献挖掘不足也会影响通过率,某东亚竹类分类修订研究因未参考1912年德国探险队原始记录而被要求补充。
值得警惕的是新型”技术堆砌”问题:某研究采用16项分子标记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却被质疑方法冗余。执行编辑明确表示,超过5种标记方法需提供统计学依据,这提示作者需要在技术先进性与方法必要性间取得平衡。
在植物学期刊日益倾向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大趋势下,《FLORA》依然为传统的形态分类学、植物地理学保留了一方天地。投稿者需精准把握期刊偏好,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善用历史文献与现代技术工具的组合创新。随着中国科研团队对”一带一路”沿线植物区系研究的深入,这本200年老刊正在成为展示东方植物学研究的重要窗口。
问答:
问题1:什么样的研究主题更容易被《FLORA》接收?
答:传统植物地理学研究(如区域植物区系演化)、融合经典分类与分子证据的分类修订、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植物生态适应机制等方向通过率更高。
问题2:投稿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格式要求?
答:拉丁描述需用Times New Roman 10.5pt字体,模式标本引证必须包含标本馆代码,历史文献引用需精确到原始版本页码。
问题3:如何有效缩短审稿周期?
答:投稿时主动提供避审专家名单,收到修改意见后14天内返回修订稿,必要时通过补充观察数据替代复杂实验。
问题4:面对高昂的APC费用有哪些应对策略?
答:发展中国家作者可申请最高50%的费用减免,机构订购用户享受15%折扣,选择常规出版可节省开支但需牺牲传播速度。
问题5:被拒稿后有哪些可行的改进方向?
答:补充近十年相关地区的研究空白分析,引入标本馆数字化资源验证历史分布数据,运用系统发育地理学方法强化论证深度。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