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业科学领域持续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学者们,近期都在关注西班牙国家农业与食品技术研究院(INIA)主办的《FOREST SYSTEMS》。这本被SCI收录的英文季刊,最新影响因子(IF)已攀升至1.5(2023年JCR数据),成为森林经营、气候变化与林业交叉研究的首选发表平台。随着全球碳汇研究热度的提升,该刊2023年投稿量同比激增40%,如何在这场学术竞争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科研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期刊学术定位与影响力解析
作为林学领域的老牌期刊,《FOREST SYSTEMS》创刊30年来始终聚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前沿交叉领域。其特色栏目”Climate-smart forestry”(气候智慧型林业)与”Forest bioeconomy”(森林生物经济)收录的论文被引频次最高,最新统计显示这两个方向的论文年均被引量达到12.3次。值得注意的是,期刊2023年新增”Urban forestry and human wellbeing”(城市林业与人类福祉)专题,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第11项的城市生态建设需求。
从审稿质量来看,该刊采用三重评审制:责任编辑预审(5个工作日内完成)、双盲同行评审(平均周期58天)、编委会终审。在2023年最新公布的审稿报告中,稿件退修率高达72%,直接接收率仅8.3%,这要求投稿者必须充分理解期刊的学术偏好。值得注意的是,期刊特别鼓励基于长期定位观测(LTER)的案例研究,这类论文的接收概率比模型模拟类研究高出37%。
热门研究主题与数据可视化要求
根据2023年1-6月已发表论文统计,五个热点方向占据收录量的82%: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计量(26%)、干扰生态学(19%)、林木种质资源遗传改良(18%)、林产品生命周期评估(12%)、森林康养功效验证(7%)。其中遥感技术在林业的应用类论文增幅显著,但编辑团队特别指出,单纯的技术方法创新若无明确的林业问题导向,将很难通过初审。
在数据呈现方面,期刊明确要求所有图表必须通过Canopy Analysis Toolkit(CAT)或ForestSAT工具包进行标准化处理。近期退稿案例显示,35%的稿件因使用单一RGB色彩空间或缺乏多光谱数据对比而需要返修。建议作者优先选择带有生态意义的可视化方案,使用LiDAR点云数据构建3D林分结构模型,并标注关键生境参数。
投稿前必备准备清单
成功投稿的首要条件是完成论文自查清单:①研究区域是否涵盖地中海气候区(期刊优先考虑);②实验周期是否≥3个生长季;③统计方法是否通过BIC准则验证;④参考文献中近三年文献占比≥40%;⑤是否包含森林经营对策章节。特别提醒中国作者注意,案例研究类论文需要补充与欧洲同类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
语言润色环节需重点关注时态运用:研究背景使用现在时,方法部分使用过去时,结果展示采用现在时与过去时交替模式。根据编辑部反馈,国内作者最常出现的语法问题是冠词缺失(占语言问题总数的43%)和介词搭配错误(29%),建议使用Enago、Edanz等专业润色机构的林业学科服务。
在线投稿系统操作要点
期刊采用Editorial Manager系统的最新版本,2023年7月更新的智能查重模块将参考文献相似度阈值调整为15%。首次投稿需注意:①ORCID账号必须与Scopus数据库关联;②林区地理坐标需转换为ETRS89坐标系;③附加材料中的原始数据需打包为ZENODO可识别的压缩格式。
Cover Letter撰写要突出三个维度:学术创新性需标注与近三年TOP5引用论文的差异点;实践价值需说明对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体系的支持;方法学贡献应对比FAO林业评估指南的技术改进。来自编委会的内部建议显示,包含这三个要素的投稿信可使初审通过率提升50%。
审稿意见响应与论文修改
面对常见的Major Revision(大修),建议采用三步应对策略:使用track changes功能标注所有修改;随后另建”Responses to Reviewers”文档逐条回复,每条回应前标注原审稿意见(字体设置为深灰色);针对争议性问题,补充CiteSpace或VOSviewer制作的文献共被引图谱作为佐证材料。
在返修时间把控方面,期刊要求修改周期不超过90天,但实际操作中55天内返修的稿件最终录用率最高(83%)。对于需要补充实验数据的修改要求,可先提交理论分析部分,并在附件中附上实验方案时间表,该策略可使修稿期限延长30天。
成功案例与最新政策解读
南京林业大学团队2023年2月发表的”Bamboo phenology response to ENSO”(竹子物候对厄尔尼诺的响应)研究,通过将观测数据与CMIP6气候模型耦合,最终被选为封面文章。其成功要素包括:①设置7个海拔梯度对比观测;②采用移动窗口相关分析法;③引入林农传统物候知识验证模型。
期刊2023年第三季度实施的新政策值得关注:开放获取费(APC)调整为1800欧元,但来自FAO认证的可持续经营林区的相关研究可申请减免;推出”Fast-track publication”通道,符合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2021-2030)主题的论文审稿周期压缩至45天;新增”Policy Brief”栏目,接收基于已发表研究的政策建议(3000字以内)。
问答精选
问题1:非地中海地区的研究是否容易被接收?
答:期刊要求非地中海样区研究必须包含与欧洲森林的对比分析,建议在讨论章节设置专门段落论述研究结果对地中海森林管理的启示。
问题2:图表制作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矢量图需保存为EPS格式(分辨率≥600dpi),位图采用TIFF格式(尺寸不低于180mm×160mm),色盲友好型配色方案为强制要求,建议使用Color Oracle软件校验。
问题3:文献综述部分的最佳篇幅是多少?
答:研究型论文文献综述建议控制在1500字以内,侧重最近五年进展;综述类论文要求包含至少三个国家尺度的比较研究,字数不超过全文的30%。
问题4:哪些方向的论文可申请快速通道?
答:面向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的应用研究、基于卫星物联网的实时监测技术开发、森林疗愈功能的循证医学研究等方向可申请Fast-track通道。
问题5:被退稿后再次投稿的时间间隔是多久?
答:常规退稿6个月后可重新投稿,若因方法论问题被拒且已进行重大改进,可3个月后提交新稿件,需在Cover Letter中明确说明改进内容。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