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unting History》期刊介绍与投稿建议——构建会计史学研究的学术桥梁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Accounting History》期刊介绍与投稿建议——构建会计史学研究的学术桥梁

作为会计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阵地,《Accounting History》期刊持续推动着全球会计史学的发展。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期刊的学术定位、研究偏好与投稿策略,通过8个核心维度揭示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并为研究者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发表建议,助力学者在国际权威平台实现学术突破。


一、期刊学术定位与历史沿革

作为全球最早的会计史专业期刊,《Accounting History》自1996年创刊以来,始终聚焦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历史维度研究。这本由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收录的季刊,现由著名学术出版集团Sage负责运营,为会计史研究者搭建了跨学科对话平台。其编委会由来自15个国家的权威学者组成,涵盖会计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背景。

期刊特别关注会计制度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近年收录文章涉及古代簿记系统、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本会计、殖民时期的财务控制等主题。值得研究者注意的是,该刊对非英语国家会计史研究持开放态度,2022年数据显示,35%的刊文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


二、核心研究领域深度剖析

会计史研究方法论创新是该期刊的重点方向之一。编辑团队特别鼓励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运用考古学方法解读古代会计文物,或借助计量史学分析会计数据的历史价值。近年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中,有58%融合了社会学理论框架。

在国际化视野下,期刊近年显著加强对发展中国家会计史案例的关注。2023年特刊专门探讨东南亚殖民地会计实践,这类地域性研究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独特视角。但研究者需注意,个案研究必须具有普遍理论价值方可获得刊发机会。


三、投稿流程关键节点把控

双盲评审(double-blind review)机制是该刊质量控制的基石。根据编辑部数据,2023年平均审稿周期为12周,但方法论复杂的文章可能长达6个月。作者在投稿系统提交时,需特别注意研究伦理声明和利益冲突披露的完整性。

文章格式规范直接影响初审通过率。编辑主任强调,历史文献引用规范是常见退稿原因,特别是古籍文献的标准化著录。建议参考期刊近三年刊文,严格遵循《芝加哥手册》引用格式要求。


四、写作策略与学术创新平衡

理论贡献清晰度是决定文章命运的关键要素。成功的投稿案例显示,在引言部分建立明确的理论对话框架,能显著提升外审专家认可度。,将本土会计实践与现有制度理论结合,往往能产生突破性创新。

在史料运用方面,期刊偏好多元证据链构建。某篇探讨中世纪修道院会计系统的获奖论文,就综合运用了账簿原件、建筑考古报告和宗教法典三类证据。这种多维论证方式能有效增强历史解释力。


五、常见退稿原因与规避策略

数据分析深度不足导致的退稿占比达41%。编委会指出,定量史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更严谨。在研究古代物价与会计记录关联时,应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而非简单数据罗列。

理论框架陈旧是另一个雷区。某篇探讨工业革命时期成本会计的文章,因沿用30年前的分析模型遭退稿。研究者应密切跟踪会计史学前沿理论,特别是文化转向和新制度主义的融合趋势。


六、特殊栏目与学术活动契机

“Archival Insights”专栏为珍贵史料解读提供快速通道,该栏目平均录用周期仅8周。2024年将开设”数字人文与会计史”专题,这为会计信息数字化研究者提供了难得机遇。

每两年举办的会计史青年学者奖(Emerging Scholar Award)值得关注。获奖者不仅可获得出版支持,其研究范式往往引领未来两年刊文方向。近年获奖研究多聚焦环境会计史等新兴领域。


七、语言优化与学术表达提升

历史叙事与理论论证的平衡艺术决定文章可读性。英语非母语作者常陷入过度学术化的表达困境。建议在讨论部分采用”背景-冲突-解决”的故事结构,增强论述感染力。

专业术语处理需格外谨慎。如研究中国古代”四柱结算法”,应在首次出现时附加拼音和英文解释。图表标题的信息量需达到独立可读标准,这是外审专家评估研究严谨性的重要指标。


八、学术影响力与职业发展关联

据统计,在该刊发表文章的学者,5年内获得重点课题的概率提升27%。特别是跨文化会计比较研究,往往能引发学术界的持续讨论。但需注意,单纯国别史研究的影响力有限,应注重理论框架的普遍适用性。

对青年学者而言,书评栏目是突破发表瓶颈的有效途径。撰写2-3篇高质量书评,既能展现学术素养,又为后续研究论文积累人脉资源。但需选择近5年出版且具有方法论创新性的专著。

《Accounting History》作为会计史学研究的旗舰期刊,其学术价值不仅体现在知识传播,更在于推动研究范式的创新突破。投稿成功的核心在于平衡历史深度与理论创新,兼顾方法严谨与叙事流畅。研究者应当深入理解期刊的学术定位,在保持历史研究独特性的同时,积极吸收跨学科研究方法,方能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现研究价值,推动会计史学科的持续发展。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